从“阅读意蕴”角度探究阅读教学改革------- 2011.5《教育研究与评论》2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从“阅读意蕴”角度探究阅读教学改革
李建成
摘要:阅读的意义是建构文本的意义、超越作者的视界和提升读者的素养。阅读的本质是自主阅读和自主应用。要想实现阅读的意义,阅读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内容上,从目前过多重视“写什么”转向重点探究“怎么写”;方法上,从目前过多重视“牵我读”转向重点探究“让我读”。
关键词:阅读 意蕴 探究 教学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到目前为此,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对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还很模糊。就像“阅读”一样,“一千个‘教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从阅读教学追求来说,应该倡导“百花齐放”,但是如今有不少课堂目标不明确,内容不清楚,效益低下,“无‘花’可放”。近年来,笔者从剖析“阅读意蕴”入手,对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究,形成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阅读意义的追溯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感知、理解、想象、欣赏、评价、记忆、应用的过程。从目的来看,阅读有其独特的意义。
1.建构文本的意义
不同的读者阅读目标可能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都要建构文本意义——从文字载体中提取信息,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探究阅读内容的过程为:一是解译文本的表层意义。读者跨过语言符号的门槛,逐句逐段地识别言语单位的含义,整体地认知篇章的结构形态和独特的表达方式。①这种解译,不是机械复述原文,而是经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去改造原文;不是将所有文字符号一一对应地转化为“意”,而是摄取关键性的语言信息建构其意义。二是挖掘文本的深层意义。读者透过语言符号不仅理解“字面意义”和“文体意义”,还要深入理解其“情境意义”。从字面读到字里行间,再读到字后纸背。
2.超越作者的视界
读者是文章的传播者,也是文章的再生产者。阅读不是简单地还原文章的本意,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去汇兑和丰富作品的多重含义,从中产生新观点、新思路。读者在阅读加工中对作品的超越,呈现种种情形:或补充加深,即在文本的某一“空隙”填补和丰富原文的思想内容;或引伸发挥,即以原作的观点和方法为思考的起点,向内外延伸;或转移重点,即作者用意在此,读者取意在彼;或批评匡正,即从反面指出作品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在阅读传播中,文章的价值通常不仅不受到“损耗”,而且越来越拓展其底蕴。正如王夫之所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船山遗书·诗绎》)
3.提升读者的素养
阅读的意义不仅重构文本,发展文本旨意,最重要的价值是提升读者素质。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矛盾的运动着:一面是读者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面是阅读“对象的人化”。②这种过程实际上是读者凭借文本中的知识、思想、情感、技法来影响和塑造自我的知识、思想、情感、技能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阅读,读者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自我在量度上得到增加;读者的观点认识改变了,自我在本质上得到提高;读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自我在价值上得到飞跃;读者的方法技术迁移了,自我在能力上得到练达。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文章让人的素养发生了变化,由“旧我”发展成“新我”。
二、阅读本质的追问
阅读是由阅读主体完成的。所有文章是依赖阅读主体而生存的,物化在文字符号系统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读者的认读、理解和欣赏,方能得以显现和激活,从而意化为精神营养。因此,我们从阅读的意义看,阅读是阅读者个人消费文章时再生产,并不是别人对“文本理解”的“转播”。无论是建构文本的意义,还是超越文本的视界,或是提升读者的素养,也都必须通过读者自己去完成。因此,从本质上看,阅读是自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践行以下两个过程。
1.自主阅读
阅读是一种自觉意志行为。它的效率高低既取决于读者的意向品质,包括动机、兴趣、感情、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取决于读者的阅读素养,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等智力因素。可见阅读的收获取决于读者自己的态度和能力。阅读又是一种自我发展行为。读者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形象的理解、意蕴的欣赏,逐步把文本的“潜在”功能,变为“现实”功能,让自己在和文本情感对流的体验中产生共鸣,促进自我境界的提升和意向品质的养成。因此,阅读教学应从自主阅读开始,也需自主阅读实现。
2.自主应用
读者消费文章时,不仅丰富和创新原有文本,同时,还形成新的学习技能,让自我素养得到发展。这种发展,阅读本身较难实现,主要需要读者在实践应用中完成。另外,对于学生这个特殊读者而言,阅读的意义也在于应用,通过应用提升阅读价值,促进自我成长。从阅读意义看,应用是文章阅读过程的完成和深化。阅读有了应用,知行结合,使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在应用中得到验证、巩固、补充、发展。应用是阅读的终结和起点。读者会应用了,说明已经完成了阅读任务;同时,应用又促使读者产生新的阅读期待,成为以后阅读起点和动力。从应用过程看,阅读应用主要体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文章的模仿和创造。迁移和创新是读者能够使用学习的东西去解决新的任务;模仿和创造是读者能够按照阅读的文章去练写新的作品。可见,无论是解决新问题的应用,还是学写新文章的应用,都需要自我完成,自主实现。
三、阅读教学的追求
从阅读的意义可以看出:阅读是让我们读者了解文本的意义,并通过读者丰富文本的内涵,促进自我阅读素养的提升。根据阅读的意义可以体会到:阅读是读者自己的事,需要我们自主实践。为了实现这些阅读的功能,阅读教学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需要进行一些探究。
1.内容上,从目前过多重视“写什么”转向重点探究“怎么写”
普通读者的阅读是了解文本的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学生的阅读重点是探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从学生的阅读要求来看,学生阅读不应将“写什么”作为重点,而要把“怎么写”作为目标。通常情况下,“写什么”相对较浅,“怎么写”相对较难;“写什么”关注的是内容,“怎么写”关注的是方法。研究“写什么”,更多的是解译文本,研究“怎么写”则能成长读者。因此,阅读教学要把重点转向探究“怎么写”。在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的过程中,应遵循两条途径。
其一,让学生经历“写什么”到“怎么写”
作为学生的阅读,一方面,要知道“写什么”,这是文本生命存在的基本意义;另一方面,要探究“怎么写”,这是读者生命发展的价值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弄清楚“写什么”,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就变成空中楼阁。“写什么”对于学生来说,除隐含意义较深的或距离他们时空久远的,其他的自己一般能够读懂,教师只需要作适当点拨即可。教学时,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怎么写”上,让学生先读懂“写什么”;然后,围绕“写什么”,探究“怎么写”——作者如何“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实质是围绕“怎么写”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是自主感受的过程,并不是写作技巧分析课。
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从语言文字中很容易感受到课文是写“北大荒的秋天真美”。这一点不需要教师进行过多的引导。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较难的,也是终生受用的,是课文“怎么写北大荒的秋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怎么写北大荒的秋天的美”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知道北大荒的秋天有落叶的树木、草黄的土地……这些景象没有什么特点,也无法让人感受美,作者没有去写。作者从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看到了它的独特“美”:五彩斑斓的云、透明如镜的水、热闹非凡的植物。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北大荒的秋天美”,同时,品味作者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描写云的美、水的美和植物的美。
其二,让学生经历“谋整篇”到“遣句段”
文章的写作过程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阅读过程也是这样:整体感知——部分感觉——整体感受。无论是低年级或中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无论是阅读自然界,还是阅读文本,他们都是先感知“整体”,再认识“部分”。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遵循人的这种认知规律。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他们探究作者是怎么样表述的。通过感受作者的写作过程,体验作者的生活情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东方明珠》,应该让学生先整体感受“什么是东方明珠”,然后,让他们品读作者是怎么样介绍东方明珠的:广播电视塔名字叫东方明珠;塔高,晚上灯光五光十色,像明珠;广播电视塔真是东方明珠。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刚学习阅读时就建立整体的意识,建构谋篇的技能,阅读素养和应用写作的素养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2.方法上,从目前过多重视“牵我读”转向重点探究“让我读”
目前的阅读教学虽然让学生读了,但是课堂上绝大多数都是牵着学生读——学生按照教师的“标签”读。这样的阅读学生“念经”的时间长,自我感悟的时间较短;从要求上来说,还是“要我读”。无论从阅读意义还是从阅读本质来说,都应该追求“我要读”。这就要求我们对阅读教学进行变革: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探究阅读的目标、要求和方法。
其一,将预习列入教学
当今教育倡导“学生‘会学的’和‘能学会的’都让学生自己学,教师只教‘学不会的’和‘不会学的’”,但是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这还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很少有人将其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就自主学习的预习而言,也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不让学生预习,认为预习没有什么用;二是让学生随便预习,把读读课文,认认生字。预习便是自主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不应只把课文读几遍,把生字会读会写,这种预习只是“知识预习”,不是“能力自练”。阅读教学不仅应该大力提倡预习,而且应该将其纳入阅读教学之中。不引导的预习,是一种自由阅读,不是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备预习”、“导预习”、“练预习”、“查预习”,加大预习教学的力度。
“备预习”,学生预习前,教师要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悟什么”、“怎么悟”这一问题框架认真研读课文,从教师的角度解读文本,思考学生可能“会学什么”和“学会什么”,据此设计出学生预习目标、预习内容和预习的策略。
“导预习”,在学生预习前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预习的要求和方法。
“练预习”,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预习要求、方法和作业进行预习。通常情况下,也要求他们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悟什么”、“怎么悟”这一问题框架进行预习。在“写什么”、“怎么写”的激活下,根据自己个体知识或已有图式,形成“认识问题”——对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整体性模糊认识;在“学什么”、“怎么学”的激活下,找出未知或要建图式,形成“方法问题”——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在“悟什么”“怎么悟”的激活下,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世界”的认识,形成“情感问题”——对教材的价值取向和作者情感态度进行选择、认同。“写什么”、“学什么”、“悟什么”的激活,主要建立“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目标;“怎么写”、“怎么学”、“怎么悟”的激活,主要建立“过程和方法”目标。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用这些“问题框架”将三维目标进行分解和整合,初步定出“阅读目标”。③读者在定向目标的过程中,不仅感知了文本,而且又形成了探究“问题”——自定的目标与其达成度之间的“差距”,同时,还生成新的阅读期待。
比如,预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学生带着“阅读框架”,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写什么”——“滴水穿石奇观的来历”、“中外名人靠滴水穿石精神成就事业的事例”、“滴水穿石的启示”。“怎么写”——课文先描写滴水穿石奇观的来历;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在阐述事例时,通过具体数字直接说明;最后揭示“启示”。“学什么”——主要学习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和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怎么学”——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凭借语言材料感悟。“悟什么”——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怎么悟”——抓住重点,认真揣摩,用情朗读;联系生活,仔细分析,用心体验。有的同学在读中能够探究出这些“问题”,有的同学只能探究其中部分问题。探究出“问题”的,形成了学习目标:1.“滴水穿石”本意和喻意是什么?2.明白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3.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探究不出“问题”的,先要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障碍,这个学习障碍首先成了自己的第一学习目标,在解决障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科学的学习目标。
“查预习”,对预习的内容进行检查,通常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组织,其目的是在检查中训练阅读技能,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素养,引导学会预习。
其二,从已知开始教学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自己解决了“会学的”和“能学会的”;同时,通过带着“问题框架”也形成了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将可能是课堂需要探究的教学目标。此时,课堂教学的起点不应是学生没有预习前的“理论起点”,而应是自主阅读后的“现实起点”。阅读教学应该是从预习后的“现实起点”出发,走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想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形成的阅读“目标”或“问题”成了他后续学习的“知识生长点”、“能力形成点”、“方法生成点”、“情感点燃点”和“动力发源点”。他带着形成的“认知问题”、“方法问题”、“情感问题”进一步阅读教材,探究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当前问题的基本结构,洞察问题中的隐含的基本关系,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和推理,生成假设。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某类问题图式,形成相应的问题解决技能。当面对较难问题时,需要同时激活多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图式的组合来形成解决当前问题的图式。另外,还可以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建构起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形成对某种概念、规律和关系的理解。
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学生通过预习,自己能读通课文,知道“写什么”,并且生成问题:课文怎么写丹顶鹤美的?此时,教师应围绕“怎么写”引导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展示它的色彩美;通过“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展示它的体形美;通过“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展示它的姿态美;通过“仙鹤”,展示它的名字美。这样的教学不仅尊重学生预习学会的,而且以他们“已知”为起点;不仅让学生学会围绕问题进行阅读,而且让他们自己形成阅读策略;不仅弄清楚“写什么”,而且学习了“怎么写”。
参考文献:
①②张会恩、曾祥芹.文章学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③李建成.反思阅读策略的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此文刊发在《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