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成效率--------2009.6《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责成效率
李建成
效率与效益,是现代学校管理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哪些效率与效益不高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如何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厘清的问题。《江苏教育》杂志社于3月17日、18日在吴江市组织“责成效率”专题研讨活动。本人的发言摘要已发表在《江苏教育》2009.6(教育管理版)。
下面是两个效率低下的案例,据此,本人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案例】
备课:还是常态的好!
昨天,学校领导宣布:“明天县教研室的领导要来指导我们的教研活动,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准备一节课,到时随机听课。”为了迎接这一严峻的考验,我放学后就一直在电脑前忙着查找资料,备课。大概忙到10点多,教案才写好。然后,又开始忙着搜寻图片,制作课件。说是课件,也只不过就是几张幻灯片。可那对于我来说很难。我先向人请教了一番,自己才开始制作,边制作边摸索,花费了好长时间。此时真后后悔自己平时没有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做了改,改了再做,就这样一直忙到了十二点才休息。
今天早晨五点我就起来了,到校后和同事谈起昨晚的经历,她也说是十二点多睡的,现在头还昏昏沉沉的。我们的谈话引发了大家的感慨:“如果我们每天都要这样备课,那谁受得了哦。大概只在上公开课或者领导检查时,我们才能这样去准备哦。平时哪里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允许我们这样做啊。搞教研活动就是要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何必搞优质课的那一套呢?倒不如研究一下教师的教学现状来得实在。”
【分析】
共享基础资源,实施二度创造
我同意平时的备课要常态,但是我觉得案例中的这个常态是不可取的。他的常态是简单的应付,这种简单包括对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媒介的准备。从这位语文教师的备课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常态”对这一课教学根本就没有作任何准备,“放学后,在电脑前查资料,写教案,忙到10点;搜寻图片,做几张幻灯片,又忙2个小时;最可笑的是制作幻灯片这一技术还需要向别人请教。”可见,他原来既没有基础资料,也没有设计初步方案,更没有使用过现代媒体。其实,他所说的常态备课就是不备课。
我们追求的常态应该是高效率的常态,是高质量的常态。不认真备课不行,这一点无可置疑,不需要争论。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怎么备高质量、高效益的常态课。备课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因此,让教师钻研教材、吃透学生和思考教学过程的时间不能少。从某种程度上看,一个完整的、规范的教案抄写和课件基础材料料的搜集需要很长时间,且有的内容都是“共性”的,是否让教师自己书写、搜集与课堂教学效益没有直接联系,这些基础资料可以共享。对此,我校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究,具体做法是“共享基础资源,实施二度创造”:年级组将下一周的每节课教学内容分别安排一名教师主备,由主备教师自己钻研教材,备写一份教案,并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好课件;然后,集体备课时,年级组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讨论,对他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提出修改意见,形成一个集体共性备课,并将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发至学校网上,作为基础资源,供大家共同享用;最后,上课前每个教师将其下载下来,根据本班级学生情况进行二度创造。这样做避免每个教师都花大量时间查资料、设计教案和做课件等基础劳动,教师用于二度备课的时间就不需要那么长,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种备课一定要做到:“主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研讨”,小组必须认真开展;“二创”,个体必须按需改进。否则,这种备课流于形式,也无异于不备课。
【案例】
一次校庆活动
2008年月10月26日某镇中心小学举行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时间一天。
上午8:30前嘉宾及校友报到,领取纪念品。8:30嘉宾及校友参观校史陈列室、学校办学成果展。8:45嘉宾及校友在多功能教室观看专题录像片《百年辉煌》。9:00乘车赴该镇日化厂会堂。9:30建校100周年纪念会议:①介绍主席台就座的嘉宾及校友,宣布纪念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奏国歌;②校友致辞;③宣读贺词贺信、捐款捐物情况;④教师、学生、校友代表发言;⑤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领导讲话。10:10师生文艺汇报演出,节目包括:欢庆腰鼓、配乐诗朗诵《百年辉煌》、少儿舞蹈《祖国祖国多美丽》、听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少儿武术、校园歌曲联唱、才艺展示(书法、国画、陶艺、剪纸、折纸中国结、少儿时装表演)、英语童话剧《小红帽》、幼儿舞蹈《春花烂漫》、大合唱《禊湖畔的嫩柳》(校歌)和《歌声与微笑》。
下午两项活动同时进行:(1)嘉宾及部分校友在该镇日化厂会议室聚首畅谈;(2)其他校友乘车赴著名校友纪念亭、镇中心幼儿园、著名校友纪念馆参观、留影。
【分析】
按参会者需要设计
会议是一种统一思想、安排工作、辅导学习和思维碰撞的组织形式,不开会是不行的。但是关键是怎么开会,如何让会议的效率更高。我的观点是:
一是尽可能按参会者需要设计会议程序和内容。看了这个校庆的案例,想一想每次出席很多学校的校庆活动,真没有看出什么不妥之处,可以说,组织者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召开学生家长会的办法却引起了我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在任校长期间,每次开家长会前,都给家长发放问卷,向家长征集会议内容。这样的会议解决了家长要解决的问题,满足家长需要,也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就这个校庆活动而言,换一个角度思索却发现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内容。假如我是校友,今天我回到母校会想得到什么?可能会找一找当年教过自己或者对自己有影响的老师叙旧话新,会访一访当年的同学,会看一看当年自己嬉戏或者留下故事的地方,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学校表达自己的敬意,还可能会对学校今天的办学情况进行一些了解……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校庆中的许多活动体现组织者的目的,对于参与者没有什么意义。据此,我觉得可以将校庆活动内容简化为:做一份学校简介,搞一个学校成果图片展和历届学生活动图片展,有可能将其制作成光盘。自由参观,按需领取材料。将教室全部改成“茶吧”,每个“茶吧”由一个老教师当主持,让我们校友根据自己心愿选择相关教师和同学畅谈。这样的校庆活动从校友需要出发,既人本,又节约资金,还节省时间。
二是尽可能站在听者角度阐述讲话人的观点。现在很多会议都是属于行政会议,要求教师应该“做哪些”和“怎么做”。领导者从布置工作角度表述,让与会者感到是“要做我”,影响人的积极性,甚至个别的还有抵触情绪。如果我们讲话人能从听会者需要出发,站在他们需要的角度阐述,就会让他们感到“我要做”。这样便会促进他们产生自主工作的动力,不仅提高会议本身的效率,而且促进会议精神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