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源头活水--------2009.9《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净化源头活水
——学生习作困难之对策
李建成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厌写作文,也不会写作文。有人说学生书读的太少,也有人说教师辅导的不够。笔者认为,这些都错怪他们,造成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诸多,就目前现状来看,主要根源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缺乏习作要求的生活
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只要生命存在,无论醒时,还是梦中;无论工作,还是休息都会度过相同的时光。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有意义的生活——自己不能漾起涟漪,缺乏作文要写的生活——自己没有经历过程。习作要他们写没有亲身经历的生活,那种生活显得苍白和单调,很难融入他们的笔下,即使勉强“挤出”,也无疑于无病呻吟。
二、学生缺乏习作构思的图式
现在是信息时代,小学生的阅读面很广,就阅读的教材而言,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思品与社会;就课外素材而言,有书籍、报刊、电视等。大多数人在小学阶段阅读量就超过500万字,应该说量是不少的。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很多人因为阅读关注点不科学,影响了写作质量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学生阅读时都会关注书中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种读书方式实际上探究的是“内容知识”;而对于写作来说,最重要的是“方法知识”——“怎么写”,这种技能就是作者大脑中的“构思图式”。由于学生阅读时很少关注“怎么写”,他们头脑中缺少文章结构的“图式”,作文时也就不知如何“下手”——不会组织材料。
从上可以看出,学生习作困难不是源头没水,而是“水质”不优。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净化源头活水,让生活和习作之水不断优化。
一、让学生带着“怎么做”生活
虽然人们说,作文即生活,但是如果学生每天都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没有遇到什么“新鲜”的事情,写起作文怎么能有话可说?作文需要的生活应该是内容充实的生活,是情感丰富的生活,是过程难忘的生活,是亲自经历的生活,是共同感受的生活。“无心插柳”的生活是很难“柳成荫”的。我们应该精心创造生活,通过把生活中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丰富生活的内容;应该用心体验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真情领悟,挖掘生活的内涵。这样的过程既是做事的过程,又是创造生活的过程,也是学写作文的过程。
1.让学生从作文需要出发,设计“怎么做”。“文生于情,世所恒晓”(王世贞《艺苑卮言》)作文本应是因需要而作,是作者情感“积于胸间,不出不快”的流露,是“我要写”。但是客观来说,小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习作训练,很大篇幅还是“要我写”,即使一些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在情感上引导出“我要写”,但是就写作内容而言很难实现这一目的。“要我写”的作文不少是他们没有生活经历,没有生活情绪,没有生活感受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作文需要,补上这一课:作文前,让学生对作文所要描述的事情进行“事前设计”,不仅要想“做什么”——什么事,而且要想“怎么做”——做事的过程,还要想产生“什么情”——酝酿情感。这一过程,从生活角度讲,是对生活的设计;从作文角度讲,是构思“腹稿”。
2.让学生从生活需要出发,实践“怎么做”。文章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中的“事”。学生拟定“做事方案”后,要让他们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做事”。无论是参观访问,还是劳动实践,或者游戏娱乐都应真事真做,在做中创造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所谓“创造生活”就是让他们按预计的方案做事,使生活更加丰富;所谓“观察生活”就是让他们弄清楚做事的经过,了解每个人在做事中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所谓“体验生活”就是让他们感受做事的成功与不足、幸福与不悦,形成良好的情感。这一过程,从生活角度讲,是创造生活;从作文角度讲,是丰富“腹稿”。
3.让学生从成长需要出发,反思“怎么做”。生活的“原料”不一定全是作文的材料,也不一定都能对学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学生参加生活实践以后,要让他们静下心来对“做的事”进行反思:从做事本身看,在做事过程中有哪些得失,这件事和生活有什么联系,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应该注意什么?从作文写作看,做的事情哪些能成为习作的材料,哪些还需要“高于生活”——尚要进一步提升?反思了这些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做事,而且能让他们从做事中学会“写出”作文,还能促进他们在做事中成长。这一过程,从生活角度看,是对生活的延伸;从作文角度讲,是提炼“腹稿”。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怎么做”,让学生创造生活,感受生活,提升生活,促进他们在生活中丰富作文素材,经历作文过程,提高作文质量。
二、让学生带着“怎么写”读书
阅读文章,弄清楚“写什么”很有必要,因为“写什么”会让读者明白文本描述的内容,会让他们知道作者的生活感受;但是,只知道“写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作者的生活,不是读者的生活。这样读书对写作水平直接影响不会很大。阅读的有效途径是“阅读+思考+观察+表达+实践”。学写作文的阅读必须探究作者是怎么感受生活,怎么体验生活,怎么提升生活,怎么表达生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应该关注“怎么写”,带着“怎么写”阅读。这样的过程既是阅读过程,又是探究作者写作过程,也是读者学习作文的过程。
1.让学生从文题入手,探究“怎么写”。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看了题目既可猜测出文章的内容,也可推测出文章围绕题目会怎么写。因此,读题时,应该让学生试着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什么,作者会怎么写?这样做看起来是猜测,是激发阅读动机——通过文题的阅读形成新的期待,其实也是引导他们学习构思。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起初,学生“审题”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是让他们长期带着这样的思维方式“阅读文题”,通过多次期待、试探、猜测,探究的难度会越来越小,慢慢学会感受文章,学会选择材料,学会布局谋篇。
2.让学生从内容入手,探究“怎么写”。阅读的意义十分丰富,感知文字符号,建构文本意义,透视作者用心,联系社会实际,反思观照自我……阅读文章,首先让他们感受这篇文章内容——弄明白“写什么”,知道文章“写什么”以后,应引导他们想一想:“读题”时,猜的结果怎么样?然后,再让他们围绕“写什么”探究文章是“怎么写”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写什么”反应的是作者生活经历,关注的是知识问题;而“怎么写”体现的是作者如何选择生活,关注的是能力问题。探究“怎么写”,是学习作者写作技能,感受作者写作过程,体验作者写作生活。读者经历了这个过程,就经历了一次生活,学写了一篇文章。这样的阅读正是当今语文教学所倡导的——让读者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也是作文教学所追求的——通过“走一个来回”学习“怎么写”。
3.让学生从生活入手,探究“怎么写”。阅读的理想境界是实现文本与生活、社会的“链接”。阅读一方面要理解作者,使文本的“内指意义”凸现出来;一方面要联系生活,使作者的“外指意义”显露出来,尤其是让读者通过阅读创造“作者以为然,读者却不以为然”的新生命。这需要我们不断拓展阅读思路。读者从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后,对文章“写什么”和“怎么写”虽已弄清楚,但不能就此结束。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假如“我”写这篇作文会“写什么”和“怎么写”?探究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大家学习联系生活,学会运用生活,学能创造生活。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初步拟出思路和提纲,这是自己学习回顾、加工生活进行“仿作”,也是运用习作技巧进行“创作”。
这样的阅读可以说是“一读三写”,尤其让学生在文章的“例子”中感受写作“技巧”,体验写作“生活”,这种“读”中“写”才是真正“读写”结合,也才真能提高写作水平。
从上所述,凿渠引水,并不断优化源头活水乃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困境的必由之路。
此文刊发在《江苏教育》2009.9“小学教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