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型课堂教学策略------2000.9江苏教育研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创造型语文课堂教学形成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论界又有了新的追求:构建创造型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笔者就创造型语文课堂教学的形成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要求: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
“带着问题读”,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激发”了,思维被问题“启发”了,但是,事实上却影响了学生语文自主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表现为: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带着问题读”,所“带”的问题是教师给的,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无形的罩子,将学生的思维指向和内容罩在里面,无法“自由行动”。学生只追求找“问题”的答案,不想越“雷池”半步。㈡有碍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学生长期的“带着问题读”,最后只能按“图”索“骥”,离开了“图”,拿到书就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语文教学结果只能导致学生不会读书。再从实践情况看,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手段,而学生往往错把“读”作为手段,“答问”作为目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造成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
阅读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教材,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阅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读出问题”呢?开始训练时,应该由“多问”向“少问”过渡,由“具体问”向“抽象问”过渡,由“问答”向“点拨”过渡。笔者在实践中作了这样的尝试:学生打开课文, 让他们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按照“整体感知,读通课文──部分识别,读懂课文──整体回顾,赏读课文”的思路进行阅读。首先,学生在“整体感知,读通课文”时,往往在“写什么”、“怎么写”的激活下,最初形成的是“认知问题”──对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整体性模糊认识。学生的认识因人而异,它不等于教材的内容与结构,但是它将作为“后续学习的知识生长点”。在“学什么”、“怎么学”的激活下,形成了“目标问题”──学习任务。“学什么”的激活,主要建立学习内容目标,“怎么学”主要建立学习过程目标,这将作为“后续学习的动力发源点”。其次,学生在“部分识别,读懂课文”时,就会带着形成的“认知问题”、“目标问题”进行品读,在品读中解决问题,验证认知。同时,又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进一步探究,形成新的“问题”。这样反复不断的在读中“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问题……”,直至读懂课文。最后,学生在“整体回顾,赏读课文”时,还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进行探究:这篇课文还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学“类似课文”,会不会解决“类似问题”。
二、教学目标:由“教师定向”向“学生定向”转变。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都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确定的。教学目标的“定位”对于传统的“模糊教学”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课上教师和学生目的明确,直射“靶心”,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整体质量。但是,用素质教育观点审视这一教学环节,又暴露出它“先天的缺陷”:㈠有碍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都是共性的目标,从内容上看,很难包括认知、情感和动技三个方面的目标;从要求上看,也很难有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面的目标,尤其更难考虑到个体差异性,照顾到个性目标。㈡有悖于目标教学理论的发展。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学生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这就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应具有方向、激励和标准作用。教师定向的教学目标只是外推力,学生自我定向的教学目标才是内推力。因此,学生自我定向的教学目标才真正具有方向和激励作用。
阅读教学追求的是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自学能力。自我定向能力既是学习的有效动力,又是重要的自学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应由“教师定向”向“学生定向”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定向”呢?笔者认为: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和“怎么学”等抽象问题,经过“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初步模糊认识。此时再让学生合上书进行联想,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通过尝试回忆,调动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对教材进行整体识别,并从整体识别中定向。合书回忆,不同的学生对一篇课文的认识、理解水平不同,也就导致形成了不同的定向,有的趋近教学目标,有的偏离教学目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有了“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不同定向存异趋同,进行规范。为了引出学生尚未形成的目标,教师可继续引导回忆联想,有的能说出目标相关的内容,再引导从相关的内容中引出目标。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的教学定向,就是同。学生从各自不同定向的异到教师的同,经历了尝试、趋同、再尝试、再趋同的循环过程,这是将教师的外推力转化为内推力的过程,是向学生授之以“部分识别,读懂课文”推动力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由“师生讲解”向“自我体悟”转变。
目前的语文教学似由“满堂灌”走向“问答式”的倾向,包括所谓的 “启发式”教学,有的实际走进了“问答式”的“胡同”, 只是略变了一点花样:由教师讲变成了学生讲。从教学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种教学主要有以下不足:㈠不利于培养学生善思的品质。“分析课”往往不需要学生去思考,“问答式”教学也只让部分学生发表“高见”,多数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而不想”。这样的教学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禁锢”。㈡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法。古人云:“诗无达诂”,其实“文”亦如此。教师的分析讲解,往往只是“一孔之见”。即使是十分正确的观点,学生不知如何形成“观点”──“怎么学”,又有何用?不也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吗?㈢不利于陶冶学生情操。阅读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阅读感情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感情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这种感情是语言难以言表的,正如陶弘景诗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感受,只是一纸标签,不可能引起共鸣。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自读、自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领会、发展作者的“意识”。不断否定“旧我”,形成“新我”。因此,教学方法应由“教师讲解”向“自我体悟”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体悟”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了“自我定向”的教学目标后,迫切需要自我尝试。此时,教师只要创设让学生自我探究的时空,他们就会带着自己形成的“定向目标”去“部分识别,读懂课文”。一般来说,引导学生“体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朗读领悟──深究感悟──讨论省悟”。“朗读领悟”,就是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朗读,通过自我揣摩,自我体会,形成比较“明晰”的认识。“深究感悟”,学生在读中对“问题”形成的认识质量如何?自己还要通过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原有认知,进一步领会、反省、验证,在联系中澄清对“问题”的认识。“讨论省悟”,学生尝试认识后,教师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明确自我感悟是否正确;同时,通过回顾感悟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的教学,就是不断的唤醒、激励学生去“自悟”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自己。
四、教学组织: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语文课堂教学“封闭型”主要表现在:㈠教学内容固定。语文课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教与学。㈡教学手段单一。通常的语文课,教师主要是靠一本书、一支笔,很少使用录音、投影等设备,更谈不上到网上“浏览”。㈢教学形式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看,学生学。这种教学组织导致的后果是:㈠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研究表明,人所学习的渠道是看、听、尝、触、嗅和做(戈登·德莱顿《光明的未来》),而且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尽相同:触觉学习者约37%,听觉学习者约34%,视觉学习者约29%(《学习的革命》)。我们让学生用统一的学习方式,学习统一的课文,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怎能不使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讨厌呢?㈡缩小了学生的语文视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有不少人一天学校门没有进,但语文素养并不差,有的甚至成为作家。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现在每天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只读那么一本书,最后,不是让他们“坐井观天”吗?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呢?㈠教学内容开放。以教材为主,辅之以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本地区的热点问题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名著和佳作。这样既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指导他们学会读课外书,学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㈡教学手段开放。信息时代的语文课堂教学迫切需要现代的教育技术辅助。多媒体上的“交互”和网上的“浏览”增大了信息量、科技量,缩小读者与作者之间时空上的差距和认识上的差别,使课堂教学实现了平面向立体、单向向多向的转变,并且开阔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创新提供了天地。㈢教学形式开放。富有创造的语文课,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自然”或“社会”;学习形式可以是自学也可以是讨论,尤其强调在“独立自主”前提下的“师生”和“生生”合作。
此文发表在2001年第18期《江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