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说话情境的创设------1994.4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李建成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说”的训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强化”绝非“强硬”,只有创设良好的说话氛围,学生才能想说,愿说,敢说,说好。
一、表演体验情境,“说”有依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因阅历所限,学生无法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理解和体会,也就无法围绕课文“说三道四”了。在学习这类课文时让学生表演,能缩短他们与课文的时空距离,体验到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将课文编成课本剧,表演前,根据文中的内容说说晏子每次受到楚王侮辱时是怎么想的?他当时神态、动作怎么样?表演后,要表演者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演。这样,可使学生说得形象,说得主动,说得有依据。
二、仿说带入情境,“说”有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课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仿造文中的写法说一段话,把学生带入到文中描绘的情境中,学生凭借课文提供的形象和语言范例,便能重新勾勒新的形象,有序地组合成一段话。例如,上海特级教师左友仁老师在教学《火烧云》这课时,他在引导学生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变化快之后,通过对出现的马、狗、狮子这三幅图画的勾勒,接着进行引读,“出现了……什么样子……,结果怎么样……?”使学生入境,融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假想出现的不是马、狗、狮子,而其他动物、植物,又是怎样的画面。又如何描述。如此,使学生仿有句式,说有内容,日积月累,自然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复述再现情境,“说”有所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他们对文章的来龙去脉已经有了了解,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情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够再现课文中的情境,提高说话在效率。例如,有位老师在教看图学文《关怀》时,引导学生看图学完课文后,他问:“假如你是图中的一个孩子,你今天回家后怎样把周总理和你们一起上课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呢?请你们想想后说给大家听。”此时,同学样仿佛不是在“说课”,而是在回顾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所说的内容既有课文的原型,又加入了自己的语言,融进了他们的真情。
四、假想丰富情境,“说”得在理。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许多情节生动、曲折的课文,根据这些课文的内容,假设、推想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和多种结局,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提供思维和语言的新材料。例如,上海特级教师顾学璋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通过三次让学生假想的机会,创设了说话的背景。第一次,狐狸得到肉,钻进洞里以后,乌鸦会怎么想?第二次,乌鸦的肉被狐狸叼走后,它很伤心,你能不能想出办法,把肉要回来?第三次,假如你是乌鸦,你听了狐狸的话,你会怎么做?每一次假想,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
五、评论分析情境,“说”出真感。历史故事具有人物形象较鲜明的特点,在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之后,可以采用评价人物的方法,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分析情境,辨别是非,认识真伪,形成鲜明的观念。
六、观图展示情境,“说”得具体。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插图,实际上就是把课文的内容(或部分内容)形象化,教师应加以指导,启发学生对这些插图进行描述,促使他们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由此进行语言训练,达到看得仔细,说得具体的境地。例如,特级教师李吉林在教学《过桥》一课时,先出示挂图,再启发:“什么时候?在哪儿?雷锋怎么帮助小同学的?”接着又加大难度:“雷锋背同学过桥,外面下着雨,下大雨时,天怎么样?风怎么样?雨怎么大?”学生凭借图画展示的形象,从记忆中的词语小仓库里检索出有关词语,按要求说话,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此文发表在1994年第4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