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校长在线 >校长论著

乡村小学体育管理现状的调查------1992.3学校管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乡村小学体育管理现状的调查与探讨

洪泽县黄集学区  郭长新  李建成

体育是五育之一,它是其他几育的物质基础。搞好体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

19906月,笔者就体育管理现状对洪泽县黄集乡的12所小学进行了社会调查。这次调查采用看“两课两操”、器材管理,查经费使用,听领导汇报,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技能抽测等方式。参加座谈的老师有76人,占12所小学教师总数的78.4%;接受调查的学生466人,占12所小学学生总数的21%。此外还走访了部分村干部及学生家长。调查结果表明,乡村小学体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之后,我们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拿出了对策,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已初见成效。

一、问题

1. 随意停操、停课。因语、数老师缺课,或体育老师本身代的主科缺课,往往都是用停体育课的方法来补缺课。有时忙于紧张的复习迎考,也会“借用”体育课。至于课间操、眼保健操就更无暇顾及了。就这样,学生的活动时间被语文、数学课挤占了。

2. 课堂教学随便。体育课脱离《大纲》,上课避繁就简,避难就易,不重视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普遍上成“放羊式”,或是“一个组一个球,教师学生两自由”的状况。我们对207个学生进行书面问卷调查,据统计,学生对应了解的基本知识,能掌握50%的只有32人,占15.5%。我们随机抽了129人进行现场考核,发现有93人铅球不会掷,34人跑步姿势不对,47人蹲踞式起跑不会,31人跨越式跳高没有掌握,24人蹲踞式跳远没有掌握。129人仅有91人达标,占总人数的70.5%

3. 体育活动不正常。被调查的12所小学,有5所小学的课外活动是有领导检查时认真,无人检查时自由;需要竞赛突出抓,竞赛过后向后放。即使上课,也没有围绕达标活动系统训练。只让学生玩玩而已,课表挂在墙上只是形式。

4. 考核流于形式。调查的12所小学,只有一所认真考核,并把成绩如实记入学生成绩报告单;有6所小学随便地、无目的地考了学生几次,并不把实际成绩填入成绩单,成绩单上的成绩是班主任凭感情、印象随手写的;有一所小学根本没有考核。这12所小学没有一所把体育成绩当作升学、升级的条件。

5. 器材未能发挥效用。我们调查的12所小学,学校体育器材总价值在1500元以上,有3所达3千元,但是我们调查中发现,有4所除了使用篮球、排球外,其他器材原封未动,没有使用,有3所使用了一些简易器材,如铅球、跳高架。对于这些器材,在管理上也很随便,有6所小学存放零乱,有一所已造成人为损坏现象,垫子长期放在潮湿的地上霉烂。

乡村小学体育管理存在种种问题,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助长了学校单一追求语、数的成绩,向畸形方向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群众勒紧裤带集资办学,看着竖起来的篮球架、排球架、单双杠在那里无人问津,没人使用,日晒夜露被腐蚀,垫子、绳子放在地上霉烂,心里很难受,影响了集资的积极性。

二、原因

1. 教育思想不端正。目前,不少领导和教师都存在着重视智育、轻视体育的思想,社会上也有这种现象。有的人认为体育不过是跳跳蹦蹦而已,凭这一行吃不了饭。因而教师随意停课停活动,也就无人过问,领导只是睁一眼、闭一眼。

2. 部分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我们所调查的12所小学,除中心小学有1名体育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外,其他学校都是非体育专业的兼职教师(兼职的原因是受11.4编制的限制),这些村小里的兼职体育教师是普通师范毕业的仅有4人。兼职体育教师中有1/3的人缺乏体育基本知识,又没有通过正统的体能训练,更谈不上用什么好的教法,影响了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 对小学教育质量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这几年,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以学生的统考成绩、升学率(升入重点中学率尤其重要)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设立了教学质量奖,名次与教师奖金挂钩。教师被迫昧着自己的良心,加班加点,挤占学生的活动时间,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追求名次。

三、对策

为了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们黄集学区从19907月开始在加强乡村小学体育管理工作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更新观点,加强体育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体育管理工作主要靠各校校长及广大教师去做,但关键在于学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如何制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学区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出发,制定全面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改革招生的方法,初中重点班学生录取名额分指标到各校,并且要求学生体育成绩达到良好。二是建立乡村体育领导网络。学区(小学系统的领导机构,有的地方称为文教办)由文教助理任主任、吸收教研员、督导员、部分村小校长、体育骨干教师成立乡体育领导委员会。各下属小学由校长、主任、体育教师、其他教师代表组成体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各方面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形成体育工作的合力。

2. 重视体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采用选、请、送、帮的办法,进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选,就是从教师队伍中选择一批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任体育专、兼职教师;请,就是请外地有经验的老师利用寒、暑假到我乡组织培训;送,就是送一部分教师到师范学校、其他兄弟学区去培训;帮,就是自我培训,能者为师,取长补短,互助互学。一年多来,我们对所有体育教师进行了一次轮训。
    3.
确定乡、校目标,合理计划。学区根据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其他的体育法规,制定乡体育工作目标。各校结合本校的场地、设备及学生实际,拟订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计划中除应有的指导思想、任务、要求外,还进行目标设计,包括学校整体达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目标、体育竞赛成绩目标、课外活动队运动水平目标。目标的设计注重考虑学生的基础,讲究科学。
    4.
制定制度,科学管理。学区、各校根据有关的政策、法规,制订了实施《国家全育锻炼标准》制度、体育竞赛制度,备课制度、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成绩考核制度、器材管理与使用制度、一堂好课基本要求等规章制度。还加强了课外活动的管理,包括“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三活动”(以达标锻炼为中心的课外活动,体育竞赛活动,运动队训练)的管理,开好一年一度的运动等。在体育工作的管理中,我们坚持了“三个为主”,即坚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注意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增强体质与提高技术水平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经常锻炼与加大训练的关系,把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确保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5. 确保经费合理使用。我们从1990年开始,从教育附加费中提取2%,学费中提取10%作为体育专用费。在此基础上,1990年下半年迎接义务教育验收,又通过集资、捐款等形式,筹集费用36000元,增添了体育器材。对于这些经费,我们实行专款专用,同时注意合理使用。在大面积配备体育器材时,我们利用本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发动师生自己做了沙包、铁圈、跳绳等;各校土法上马做了跳高架、排球架、“木山羊”、乒乓球台和爬杆等;学区统一购买钢管,为各校制作了单杠、双杠。这样既节约了经费12000元,又为全乡体育器材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标准创造了条件。

6. 建立体育评估和考核档案。各校对全育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并根据《大纲》要求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订出考核项目、标准及方法。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毕业、升级的条件。学区对名校的体育工作进行定期和随机评估。评估围绕三个内容:(1)全育工作管理是否达到规范化、科学化;(2)学生身体素质是否达到各项目标;(3)从德、能、勤、绩方面考评体育教师,把评定的成绩作为考核学校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团体,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

如何抓好乡、村小学的体育管理工作,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我们黄集学区领导凭自己的智慧、行动探索了一条适合乡村小学特点的道路。仅以19906月——19916月体育成绩达标来说,学生体育达标率由1990年的70.5%上升到1991年的98%,优秀率由1990年的11%上升到1991年的47%1991年的春季田径运动会有12人打破8项记录,可谓收效甚大。

                                 此文发表在1992年第3期《学校管理》

版权信息: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18069388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