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校长在线 >校长论著

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03-29

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
——江苏省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适合的教育”的探究
                     /李建成  杜守羿


【摘 要】学校的宗旨应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围绕“成长教育”进行校本建构,按照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这一办学境界理念、课程、课堂和活动方面进行校本探索,实施“适合的教育”,引领和促进师生不断成长。
【关键词】学校教育;适合;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0-0064-03
【作者简介】李建成,江苏省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江苏启东)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杜守羿,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理事,苏州国际外语学校(江苏苏州)副校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客观上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并非是要求每所学校都一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都一样,其本质是要求学校能够建构“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围绕“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这一办学境界,努力为每个学生创建适合的教育”。
  一、用“适合的教育”的理念丰富“创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的内涵
  1.教育要适合每个人的成长。
  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生命的价值在于成长。人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有其需要,教育的意义就是“满足人的生命成长需要”。从本质上说,“满足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就是要求教育从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出发进行建构——从传递知识走向关注人的生命成长,从传承文化走向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为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提供可能。
  2.学校要提供每个人的教育。

每所学校应是一群人的生命共同体,学校的价值不只是给这群人传授教材知识,而应让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让每个人得到发展,这便需要学校有适合他们每个人的教育。因此,每所学校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办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而应是按照每个学生的需要提供教育——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
  二、用“适合的教育”的要求架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的实践
  (一)建构适合“每个人自己的学校”的课程
  1.建构以信息媒介为载体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文本课程。
  一是注重国际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为了拓展学习课程,“启外”和一些国际知名中建立联谊,将IB、Alevel等先进课程引进学校,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对其进行校本化建构和生本化重构。二是注重国家课程的学习化建设。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学校根据课程标准、教学价值追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科的课程进行重构,将“教材”改编成“学材”,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探究方式”。三是注重学校课程系统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建设学校课程,学校从顶层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建成“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挑战类课程”。“基础类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设计必学习且达标课程,“拓展类课程”和“挑战类课程”是学生根据需要自选课程,以此满足每个生命体成长需要
  2.建构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体悟课程。
  一是建构“致良知”书院,让道德融入生命人的思想道德的核心是“良知”——良知是生命的灵魂,未来人的根本素养是“致良知”。学校从人的未来素养需要出发,建立“致良知”书院,让学生在书院阅读、演讲、表演、讨论,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道德价值,明白做事应尊重“天理”,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是建构“创艺术”天地,让艺术融入生活。学校将音乐、美术、书法和信息技术课程融通,形成“艺术+”项目活动,学生根据学生生活需要选择自己的“艺术+”,并体验自己的“艺术+”;另外,将艺术引入生活,引导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创造艺术,体悟艺术真谛。三是建构“用科学”乐园,让科学融入生产。学校建构科学知识、生活实验、发明创造和劳动实践和“互联网+”融为一体的课程基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己动手实验,将发明转化为产品

3. 建构以未来需要为载体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实践课程。
  一是从未来社会需要出发建构研究性学习课程。人类正面临变革时代未来社会将有许多问题需要这一代人去改善——社会环境对人的适应人与机器人、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共生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学校从未来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研究项目,进行跨学科、跨时代研究,提升自己的社会研究能力和社会改善能力。二是从教育本质需要出发建构社会实践课程。教育是为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学校从未来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职业体验和社会考察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三是从人的成长需要出发建构志愿服务课程。人的道德成长和智慧成长是在服务社会实践中形成。学校从人的成长需要出发,在企业、农场、渔场、敬老院、街道、公园、车站等地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参与志愿者服务,培养自己的劳动能力和服务意识。
  (二)建构适合“每个人自己的学校”的课堂
  1.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自主建构。
  自主学习文本是人类学习的重要路径,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方式。我们在建构课堂时力求从“用教材教”走向“用教材学”——根据人的成长需要对教材等各种文本进行二度加工,建构“学材”,让学生利用“教材”和“学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主题(课题),带着“教材可能介绍什么”“怎么介绍”“为什么这么介绍”,自己应“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这一问题框架,联系自己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文本世界,自主建构教学内容,并通过对生活经验和教材中所建构的内容进行比较,形成知识框架——课程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自主形成课程的过程。
  2.体悟课程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
  自主实验是人类探求未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追求的理想方式。当下的课堂教学或实验教学,教师的教学只是“教实验”,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实验,从教学实践来看,仍然是按照教师给的“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其本质也是“教实验”。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和生活实践需要来说,自主设计和开展实验、自我发现实验结论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在建构课堂时力求从“向文本学”走向“向生活学”——根据教材学习需要和人的成长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二度加工,建构“实验室”,让学生利用“大自然”和“实验室”进行自主探究。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他们自主发现的过程,还是他们自主建构课程的过程。
  3.实践课程教学:让学生自主创造。
  劳动过程是学习,也是创造。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来说,劳动实践是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我们在建构课堂时力求从“在课堂学”走向“到社会学”——根据课程改革需要、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和人的成长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建构“综合实践基地”,让学生到“社会”进行劳动实践。一是到课题研究基地实践。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生先通过查找资料和他人介绍获得“解决策略”,再进行研究——把从他人那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假设,带着这个假设到“研究基地”进行实践,通过实践验证其假设的“可行性”,形成科学的研究成果。二是到学习体验基地实践。每学期,学校根据教学需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农植物生长情况,组织学生到农场、工厂和渔场进行劳动体验,学习养殖、种植等生产经验,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到服务项目基地实践。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让学生自己组织到车站、码头帮助旅客服务他人,在服务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品质
  (三)建构适合“每个人自己的学校”的活动
  1.课间活动:开展伙伴共享教育
  对于学生在校时间来说,每天课间休息时间累计大约有两个小时,这一时间既可用于休闲,也可开展一些适合的教育活动。学校引导学生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活动:一是分享心理矛盾。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或遇到一些纠结的事往往不愿意和成人交流,住校学生又很有机会和成人交流,他们常喜欢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同学倾诉。为此,我们鼓励学生遇到不愉悦的事要和好朋友交流,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同时,我们也让“知音”能够主动帮助好友化解内心矛盾——学会做“心理启迪者”。二是分享学习收获。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难题,也会体验成功探究的喜悦。一方面,我们让遇到困难的同学课间主动向身边同学请教,及时解决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另一方面,让获得成功的同学在课间主动向身边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在“教”中“享快乐”“知不足”。三是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问题,课间让他们共同探究这些问题,在共同探究中共享成长。
  2.班队活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自己的梦想和“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学校利用每周一节班队课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启外”主要通过以下4条途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一是加强人生梦想教育。开学第一天,学校就对每个学生进行梦想教育;另外,学校还开展影响世界变革的百位名人教育,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崇拜的名人设计自己的人生梦想,并能够带着梦想学习、生活和工作。二是加强传统道德教育。一方面,学生发展中心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汇编成册,让每班利用班队活动进行系统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学校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将本门族的家风家训编辑起来,按照“家风家训”进行实践。三是加强“致良知”教育。我们重视对学生开展“致良知”教育,一方面,班队活动课用传统文化中的“致良知”思想熏陶学生;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致良知”实践,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四是加强校风校训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学校使命、校训和“三风”,体会理念文化的内涵,激发他们勤奋学习。
  3.校节活动:开展个性特长教育
  学生个性特长需要通过活动彰显和发展。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学校一年一度开展成长节、体节、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和创新节“大校节”,每个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成长需要自主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从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活动参。学生通过参与校节活动发现自我,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历练与滋养自己。
  4.游学活动:开展国际文化教育
  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是建设世界的基础。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建设世界,学校开展走向世界游学活动:一方面,接收国际学生来学校参观学习;另一方面,组织本校学生到国外“游学”。学生通过交流学习,开阔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提升国际境界。
  学校的意义在于建构“适合的教育”。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在建构“适合的教育”时,围绕“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这一办学境界进行探索,引领和促进师生不断成长,推进学校健康发展。

                                                                                           此文刊发在《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9年1月

版权信息: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18069388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