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
作者:李建成 发布时间:2017-04-26
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
——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
李建成
摘 要: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是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语文意识是人们在听说读写中自觉和不自觉的“关注点”,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发展的需要,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学生语文意识形成的路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意识,在课外学习中实践语文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语文意识。
关键词:语文意识;教学;本质
多年来,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困域。无论是关注知识和能力,还是强调工具和人文,都把教学重点放在语文内容上,忽视学生本身应有的“学习视角”。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是让他们用自己形成的语文视角、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思维”,感受生活,学习语文,由此不断形成自己的语文意识。
一、“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的内涵
1.什么是“语文意识”
王尚文在《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缰绳》一文中这样阐述: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简单地说,语文意识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我们这样认为:语文意识是人们在听说读写中自觉和不自觉的对如何运用语言的“关注点”,是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结构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本身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2.“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的含义
“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指让学生在生活或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能够关注言语本身的价值存在,用语文视角看待世界,用语文方法品味生活,用语文思维感悟作品,用语文意识建构课程,从而让每个学习者发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形成个性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的意义
1.“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发展的需要
语文无论作为一种工具,还是一门课程,它本身都是发展变化的。语文的发展不是“天造的”,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自己不断创造的;语文的发展不是“固定的”,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不断成长的;语文的发展也不只是专家或作家“编写的”,是由使用这种语言人共同创作的。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更多会将语文作为工具,只关注使用语文,这种没有语文意识的使用,很难推动语文的发展。语文的发展需要每个使用语言的人有建构意识,只有始终带着语文意识的人才可更好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和创造语文。可见,“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发展的需要。
2.“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学习的需要
语文内涵特别丰富,涉及现实生活、纷繁社会、人生命运、思想情感,可以说人的生活世界或者情感世界就是语文世界。人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要我们关注生活,更要我们带着语文意识进行生活,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语文,才能创造有意义的语文生活。语文作品的学习也有其需求,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读者的生活经验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从作品中汇兑的内容不同。从语文学习来说,既需要读者的“多元解读”,更需要他们带着“共性方式”和“共同价值”的基本解读,这种基本解读便是让我们读者带着阅读认知规律——“语文意识”去阅读。可见,“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学习的需要。
3.“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其教学的任务很多。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言语形式,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陶冶,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习语言就是让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生对语言习得就是架构语言意识;学习语文的方法就是如何学习语言,其核心是指让学生自己具有怎样学习语文的语文意识;学习语文的习惯是指带着怎样的思维方式学习语文,从本质上说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语文意识内化为学习行为,转变成一种学习自觉。可见,“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三、“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的实践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意识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论,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学什么”和“怎么学”仍然没有形成“共识”。就一篇课文教学来说,存在着“一千个‘教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对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没有明晰,对语文的本质追求认识不清。这便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准确理解“语文意识”,并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凝练语文意识。一方面,我们应探究“语文意识”的内涵。语文意识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具体到一篇课文来说,语文意识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应关注这篇文章有哪些语言特色?表达上有哪些独特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语言规律?这种类型的文章还可以怎么表达?师生如果能够对这些问题作出准确回答,便可以说对这篇课文应该关注的“语文意识”基本把握。另一方面,我们应探寻建构“语文意识”的方式。当下的阅读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写什么”,这种阅读关注的是言语内容,而很难形成人的“语文意识”。“语文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感受言语的表达形式和运用方式,这便需要我们探究作者的表达方式——“怎么写”。我们认为,建构“语文意识”的方式应该是让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形成的“答案”,便是架构“语文意识”的内容;然后,再让他们带着“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这么学”进行自我建构,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形成的“答案”,便是架构“语文意识”的策略。应该说,探究这两组“抽象问题”是人自主“研究阅读”的基本思维模式,他们在这样的阅读实践过程中既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式,也实践了如何运用语言,自然会促进读者“语文意识”的形成。
2.在课外学习中实践语文意识
近年来,我国语文教学虽然重视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但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课外阅读要么关注故事情节,喜好情节的离奇;要么关注知识积累,忙于应试的准备。学生的作文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很少是因为有感而发。应该说,这样的语文课外学习只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没有“语文意识”的培养。“语文意识”强调的是形成一种自觉,这种自觉需要在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慢慢陶养。因此,我们在课外学习中应该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语文意识”,并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实践“语文意识”。一方面,让学生带着语文“问题框架”阅读和写作。在课外阅读和写作时,应让学生始终带着“写什么”和“为什么写”、“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进行自主阅读或写作,学生带着这样的“语文意识”进行学习实践,不仅感受、品悟和运用语言,而且促进他们将课堂和课外融通;不仅引导知识的迁移,而且促进他们学会建构“语文意识”。另一方面,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建构。学生语文课外学习不能只关注语文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提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产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预习的习惯、带着“问题框架”阅读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自我修改文章的习惯等等;最终,促进他们形成喜爱语文的情感,应该说热爱语文的情感是形成“语文意识”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对话名师——成长教育的耕耘者 下一篇:让每个生命的潜能都能得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