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的校本研究-------2011年5A《江苏教育研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的校本研究
李建成
摘要:我们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文化发展和学校发展需要出发,提出建构以“成长”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并对其进行校本研究;对“成长”以及课题进行校本界定,并确定其研究价值。设计研究框架,对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线路进行科学设计,提出理论假设。通过研究在理论上的创新是:校本教育可定义,学校文化可重塑,践行文化可化人,发展规律可探究;在实践中的建树是:建构“成长理念文化”,践行“成长实践文化”,形成“成长特质文化”。
关键词:成长型文化;建构;校本研究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的校本研究”(教科规办函【2008】013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课题选题的意义
(一)问题提出
1.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处于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知识运用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教育要想策应她的发展需要,也应该进行变革:由普及型向个性化发展转变,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生命转变。这种教育变革不是学校进行简单的改善所能实现的,必须对多年形成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评价等教育文化进行变革,建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师生发展的学校文化。
2.教育发展的呼唤
近年来,教育改革日新月异,这些改革的核心是让教育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从知识文化走向成长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阐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性。这一理念呼唤学校教育要提供关注生命成长的教育方式,重塑关注生命成长的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变革,适应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3.文化发展的需要
人类在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类。随着社会和教育不断变革,学校文化需要形成校本特色,学校也需要用特色文化培养个性人才。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学校文化,她的重要功能都应关注人的发展。从这个视角看,关注生命成长,应是文化变革和发展的方向。
4.学校发展的期盼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积淀的文化,每所学校也都有自己期盼的文化。从文化建构角度看,最理想的“愿景文化”是从“原来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并引领着这所学校的发展。基于这种理解,我校从学校发展历史和未来社会需求中寻找到自己的教育哲学——关注人的生命成长,期盼能够形成促进师生成长的学校文化。
(二)课题界定
1.“成长”的界定
“成长”是生命的本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作出不同定义。从人的生命发展角度看,成长意味着长大,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完善。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成长包括:一、成长即生长。成长是生命体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自我发育,“向着一个后来的结果,逐渐向前发展的运动”(杜威语)。二、成长即发展。成长是生命体在“原有”基础上,自我主动变化、不断生长的过程。三、成长即创造。成长是在原来生命体的基础上,通过“原生命体”的自我变革,形成了新的生命。从人的成长内涵来看,“成长”包括身心的发展、情感的丰富、智慧的生长、道德的提升。从生命教育角度看,成长是个体在时空纬度上不断获得生命时空、不断形成积极的生命体验的过程;是让个体生命从现实基础走向发展可能的过程;是学习者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题的意蕴
“学校成长型文化”是以“成长”为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品质追求的文化。她是彰显师生价值的教育实践,是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校本机制,是引领师生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的力量。
“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指学校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求建构以“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为主流价值取向的“校本文化”。在建构过程中,继承学校原有的与其相符的文化,改变和转换与其背离的文化,并将其内化为师生学习、思维、生活状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品质。
“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的校本研究”是探究从学校过于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标识文化”建设走向关注追寻教育本质、体现教育哲学、促进师生发展、具有个性特色的本土文化的建构;探索从当今教育过于注重共性建构和理论架构走向关注追求素质教育校本特色、体现校本模式、重视校本实践、促进校本发展的成长文化的形成。
(三)选题价值
1.按照教育的目的,探究体现我校追求的教育哲学,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教育需要传承文化,创造文明。但是,目前的教育过分关注了知识传承,过分关注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忽视了教育对人生命发展的影响,忽视了教育“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对人生命潜能的开发,对生命资源的保护,以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成长。本课题的研究立足校本,着眼本校,从人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确立本校的教育使命,探究教育对人生命发展影响,为人一生幸福成长服务。这样的研究必将形成校本教育哲学,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2.遵循教育的规律,探寻适合我校发展的教育方式,促进校本教育形成。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追求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应当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让人幸福成长。但是,目前的教育过多从教育自身发展角度探究教育规律,忽视了人的成长规律。教育的理想选择应是根据人的天生禀赋和身心发展规律,让人自然、健康、和谐成长。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人本,着眼个体,从人自主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的规律,建构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成长文化,探究教育对人生命发展影响,尤其对教育方式进行了变革,从传统的通过人、媒介等手段进行的教育转变为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的研究必将建构适合的教育方式,促进校本教育的形成。
二、课题研究的框架
(一)研究目标
1.建构促进师生成长的成长型校本文化。根据学校原有文化,按照未来教育追求和人的成长需要,建构促进师生幸福成长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2.通过成长文化的建构和实践,促进师生在建构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同时,为他们一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让师生原有潜能得到开发,特长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成长方式。
(二)研究内容
1.基础研究:①从我校办学历史中探寻“成长文化”的根,探究如何通过这个“根”培植出新的苗。②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的理性思考。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开设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2.整体建构研究:①我校“成长型”文化建设纲要的研制。探究学校成长型文化的理念、内容以及如何建设,制定出学校成长文化的建设意见。②以“成长”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在校园中建构以“成长”为价值取向的学校环境,用学校环境熏陶师生成长;同时,构建以“成长”为教育品质的活动,促进师生在活动中成长。
3.具体实践研究:①服务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建构满足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探究本土的成长课程文化。②基于学生自主成长需要的课堂变革研究。对传统的知识课堂进行必要的变革,建构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文化课堂,形成成长课堂文化。③教师终身发展规划与服务机制的研究。探究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教师文化,建构促进他们自主发展的机制,形成校本制度文化。
(三)研究假设
1.成长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成长是生命的,教育的要义是对人生命潜能的开发,对生命资源的保护,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成长。成长是全面的,教育的愿景是按照人的发展需要,让人的智慧、道德、情感和身心一起成长。成长是有差异的,教育的实质是尊重人的差异,让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成长是终身的,教育的目的是引领人终身学习,让人一生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关注了成长,也就回归了教育的本质。
2.成长文化是可以建构的。学校文化的形成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历史被动积淀,广大师生把学校的习俗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其二,现代主动建构,管理者根据学校的追求、教育的需求和人的发展要求,提炼出自己的教育哲学,引导师生主动追求。现代学校从文化建构入手进行教育变革,这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选择。我校根据自己的历史和人的成长规律,建构关注成长的学校文化,既有可能,也有必要。
3.成长文化可促进人成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既说明文化可以培养人,又说明不同的文化可以培育不同的人。成长型文化以“成长”作为学校教育品质,通过成长文化这个价值目标,可以引领师生去追求成长;通过成长文化这个行事准则,可以规范师生成长行为;通过成长文化这个生活方式,可以影响师生成长习性。
(四)技术路线
学校原文化 |
人的成长需求
|
成长 文化框架 |
成长 文化体系 |
教育改革需求
|
学校发展要求
|
教师践行、创造
|
社会融入、创造
|
学生参与、创造
|
1.从对学校原有文化的解剖中确立重塑学校新文化的路径;
2.从对“知识教育”的反思中明确“文化教育”的方向;
3.建立起学校“文化诸要素”之间的谐调;
4.建立起学生“成长诸要素”之间的共生;
5.建立学校、社区、家庭等“教育诸要素”之间的文化认同;
6.对新建文化框架进行践行、创造,形成文化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理论创新
1.校本教育可定义
虽然有学者从消解本质主义思维角度阐述当代教育的不可定义性,但是客观上教育应有自己的定义,每所学校对待教育都应有自己的校本追求。不同类型的学校有其不同的办学使命和不同的教育任务,相同类型的学校也各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目标。从一定意义说,每所学校只要存在,都应有自己的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都应探究“学校教育目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实现这个教育目的”。这些价值追求用学校自己语言解答、诠释和提炼便是“定义学校的教育”。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究,从“关注生命成长”的学校教育哲学入手,围绕“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提出“教育即成长”的定义,即:教育是根据人的身心、情感、智慧和道德等成长需要,引发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和谐、自觉成长的过程。据此,提炼出自己的教育追求——“成长教育”。这种定义从校本化角度对教育意义进行重新表述,让共性的教育走向个性,让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让抽象的教育走向形象,让理念的教育走向实践。因此,校本教育可以定义,且很有必要进行定义。定义校本教育就是提炼自己的教育哲学,寻求自己的教育追求。
2.学校文化可重塑
泰勒在其论著《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很多学者受其影响,认为“文化是通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生活习俗”,别人无法改变。我们觉得“文化塑造着人类,人类也重塑着文化”。人类所进行的文化创造,最初只是出于个体的生存需要。可是,随着意识的觉醒,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欲望。他们不仅追求物质的享受,也追求精神的幸福;不仅关心自己的生活,也关心人类的幸福,关心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环境状况;不仅关心当前的生存,也关心未来的发展。这种创造一旦成功,就可以融入人类文化洪流,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在社会上世代继承。基于这样理解,我们按照人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方向,根据“管理者的‘追求’、教育者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提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然后,围绕这一教育哲学建构自己的理念文化框架;最后,再用形成的“文化”陶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滋润人的成长,从而赋予生命新的意义,促进人的生命健康和谐发展。在理论探究和实践活动中,建构学校文化可重塑的理论。
3.践行文化可化人
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环境都对人起作用,只有“人化的自然”才能教育人。同样,也不是所有文化都能“化人”,生活在同一所学校的人也是千差万别的,只有“人化的文化”才能陶养人。学校理念文化既是一种教育理想,又是一种“标识口号”,也是引领人成长的教育方式。理念文化如果仅仅作为一种“信仰”,而不去践行,她不可能提升人的素养,也不可能改变人的做事方式,无法“化人”。学校文化的“化人”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和做事方式,需要我们不断追求和践行自己的理想。通过自己的“践行”理解、认同、接纳、内化、丰富和发展前期设计的理念文化,让自己在“文化场”中受到熏陶。基于这样理解,我们引导师生切实践行成长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在理念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建构前瞻学校文化可“化人”的理论。
4.发展规律可探究
一些学者认为,校本研究不能探究教育规律,至多只能找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惑或者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校在校本研究中,寻找到符合我校教育品质的发展规律。一是探索人的发展规律。人的成长在每个年龄段需要获得什么样的营养,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有其规律性。教育在促进人对生命自身的超越,提升人生命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生命价值,寻求和创造人生命意义,促进人自主成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时从人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提出“成长需要”理论,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人自主成长的成长方式,建构促进人终身发展的教育。二是探索教育发展规律。教育的意义在于探究人的生命变化——成长规律,在于生命的引导,即对人之尊严引导,人之生活引导,人之身心引导,人之精神引导,人之智慧引导。人是一个意义的存在,人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获得是人生命的一种自觉活动,人智慧生长和精神提升也和人生命一样“按时拔节”。我们从人生命成长角度探究人的成长规律,从人身心、道德、情感和智慧成长角度探索适合人的最佳教育,从文化建构和功能角度探寻文化的育人价值。三是探索学校发展规律。学校的发展和人的成长一样,也有其基本规律。我们从人成长的角度探究学校对人成长影响规律,从学校成长的角度探索学校自身发展规律。基于这些认识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发展规律可探究和运用的理论。
(二)实践建树
1.建构“成长理念文化”
“教育即成长”追求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促进人生命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教育对人生命的影响不是“他人教给”,而是“文化浸染”,是“自我觉醒”。通过文化唤醒人内在力量,开发人内部生长潜能,促进人自主、全面成长。这种文化就是关注生命成长的“成长文化”。
我校从2004年开始,对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变革,重构学校教育哲学的关键词——“成长”,并以“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作为学校使命;然后,围绕“成长”,建构学校理念文化系统。教育过程是共享成长的过程,我们以“共享成长”作为办学理念;万物成长都是“向上”的,“向上”是成长的特征,我们用“向上”作为学校精神;成长的本质是“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将“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校训;做、学、创是促进成长的途径,我们把“做学创合一”作为校风;成长是自然的,也是自觉的,我们倡导“自然、自觉”的学习境界。这些共同构建学校“理念文化”,引领全体师生思想和行为。
2.践行“成长实践文化”
根据学校“成长理念文化”,我们建构并践行了“成长实践文化”,即“成长物质文化”、“成长制度文化”、“成长行为文化”;同时,围绕已建构的“文化体系”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和发展,形成校本教育框架。
其一,践行“成长物质文化”
人的成长需要文化滋养,我们给教学楼命名为“润泽楼”、“滋养楼”、“滋润楼”,引导师生改善自己的教和学。人的成长需要制度规范,在铺设教学楼前大理石广场时,我们用色彩鲜明的黑白大理石做成“方圆交错”的图案:“方”有棱角,表示做事要有原则性和规范性;“圆”有灵动感,表示做事要有灵活性和变通性。“方圆交错”警示师生追求“严格而自由”。人的成长需要模范引领,我们利用围墙建起了“赍志墙”——在墙上张贴世界冠军的照片和他们的辉煌业绩,让师生在锻炼时能够感知体育事业的发展,感受体育文化的熏陶,感悟运动健儿成长的历程。人的成长需要传统文化熏陶,我们请书法家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和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题写出来,用大理石雕刻后贴在教学楼后墙壁上,并取名为“言志壁”,让师生行走时都能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其二,践行“成长制度文化”
为了更好引领师生成长,我们制订了《洪泽县实验小学“成长教师”奖励意见》和《洪泽县实验小学“学生成长奖”评比办法》。《“成长教师”奖励意见》按照教师成长快慢分别设“成长教师·成就奖”、“成长教师·成才奖”、“成长教师·新苗奖”,每个奖项条件清楚,凡是符合条件的都进行奖励,没有名额限制。《“学生成长奖”评比办法》也是这样,学期初,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目标和兴趣爱好申报一个“奖项”;学期结束,全班同学根据申报者的“表现”和“进步”确定奖励,不看结果,只看“成长”。整个评奖过程,淡化“制度管理”,关注“用文化发展人”,促进学校管理由“人管”走向“文管”,由“他控”走向“自控”,由“约束”走向“发展”,由“个别”走向“全体”。通过践行,大家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并逐步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其三,践行“成长行为文化”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养。“成长教育”的关键应将“自主学习”的理念内化到师生的行为之中,变成大家的行为文化。就教学而言,我们追求的是“把‘教’转化‘学’,以‘用’促进‘学’”。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自己对教材理解和把握等情况设计“预习指导”。这个“预习指导”既体现教材知识点,也关注智慧生长点;既有阅读教材,也有动手操作,还有社会实践;既共性指导预习,也有个性自主预习;既有教师设计的指导,也有学生自主的设计。通过预习,努力做到学生能“学会的”和“会学的”都让他们自己学习,“学不会的”和“不会学的”带到课堂共同探究。在预习中,学生的“学力”不断成长。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了提高探究的实效,我们对教师行为提出明确要求:“要为学生学,不要只想着教;要引学生问,不要无度设问;要让学生做,不要错失探究;要等学生思,不要急于揭示;要听学生说,不要草率定论;要给学生评,不要妄加褒贬”。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我们重点践行“自问自探”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把课堂探究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问题探究中成长。课后,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课堂不是教学的全部,每节课后,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再生问题,或者引导学生链接生活,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近生活,走入书海,走向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成长。长期这样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长,逐渐形成“自主成长”的文化品质。
3.形成“成长特质文化”
经过几年的实践,这些理念文化已逐步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质。
上一篇:当用“成长”定义“教育”时------------2011.4《江苏教育参考》(卷首语) 下一篇:学校文化:用师生的“生活方式”诠释学校教育哲学-------- 《江苏教育研究》2011.4B“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