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越位”现象及其剖析------《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1—2合刊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阅读教学中“越位”现象及其剖析
李建成
最近,笔者担任省优课评委,听了各地的优质课,感受到阅读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改”思想已经进入课堂,同时也发现一些“越位”现象。
现象:过于侧重关于语文
阅读教学中有不少对“课标”所倡导的“实践、体验、开放”理解不透彻,淡化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于侧重让学生去“做”:“演”课文内容,看相关录像,唱有关歌曲,画有关情景……这些内容都不是“本真语文”,而是“关于语文”。听6人执教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教材《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在教学第一自然段“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时,每人都花了5至8分钟“让学生演一演”这段内容。其中,有一个教师用了“道剧”——用一个布口袋装上棉花作粮食袋,购了一个“大气球青虫”作食物。
剖析:
就这课而言,我觉得这个“演”没有必要,因为它是“关于语文”。语文课中的“演”应该突出这样的功能:
1.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演”理解不懂的内容。而“背”和“拉”这两个动作、“满头大汗”这个“样子”,每个小朋友都有这种体验,他们都能理解这句话,“演”浪费时间。
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演”感受文中角色。而我们让学生空着手“背”和“拉”,或者“背”和“拉”很轻的棉花、“气球”,他们并没有体验到搬运粮食的艰辛。
3.激发学生个性解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演”创造解读文本,增加生活感受。而我们让学生按照课文中的要求“背”和“拉”,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创新,空洞而无趣。
4.促进学生运用语言。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演”学习运用语言。而我们让部分学生读、部分学生“演”,或者让他们边说边演,至多只是复述语言,没有创造运用之意。相反,我们用“演”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蚂蚁还会怎么搬粮食?”让他们背一背课文;课后再让他们回家观察“蚂蚁搬食物”的情景。这样的教学既有情趣,又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还拓展了学习语文的时空,把促进学习语文的“关于语文”和提升语文素养的“本真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现象:过重关注朗读技巧
阅读教学中有的对“课标”所倡导的“人文、语感、朗读”把握不到位,就课文读课文,只注意让学生“读出”;就朗读教朗读,单调地教学朗读技巧。笔者这次听的所有课中都很关注朗读教学,而且特别重视朗读指导,但是这些指导过分重视朗读技巧。教学《蚂蚁和蝈蝈》第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读出“夏天的热”和“满头大汗”。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夏姐姐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时,反复用“娇滴滴”地语气“问”,“夸张”的让人觉得很难受。教读“我想变 ”时,有的教师还让学生用“夏姐姐”问“想变点儿什么?”的语气和语速读。
剖析:
这两课朗读指导的方法都不值得效仿,因为离开了语言环境或学生的生活。朗读指导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披文。朗读是让学生读出课文中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这就需要读懂课文内容,弄清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再“披文入情”,而不能让学生无病呻吟,更不能抓一两个词作为“标签”,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读。朗读离开语言本身进行技巧指导,无疑于“和尚念经”。就《蚂蚁和蝈蝈》这课的朗读指导而言,一年级的小朋友没有“能力”读出“夏天的热”和“满头大汗”。这种“标签”学生无法内化。
2.得体。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要和课文所描绘的内容相符合,不能“夸张”,否则,让人觉得“矫揉造作”;要和课文所描绘的角色身份适合,不能“借代”,否则,让人觉得“张冠李戴”。朗读离开语境进行技巧指导,无疑于“鹦鹉学舌”。就《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而言,读“夏姐姐”的话,只要“热情地问”“想变点儿什么”就可以了,因为学生对“问”的语气太熟了,刚会说话就会“问”了。“我”回答“夏姐姐”的“问”是要经过思考的,读“我想变——”时要慢一点,“变”后面要作停顿;而读后面的“透明的雨滴”可轻快一些。这既符合两人的身份,又符合课文的内容。
3.适用。朗读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朗读水平和说话能力。“读”和“说”都是口头表达,方法上应该互相兼顾,相互利用。朗读不需要“夸张”,否则,“让人起鸡皮疙瘩”。“夸张读”在生活中也没有实用价值,人们日常说话、作报告都不需要“夸张”的语气。
现象:过分挖掘文章思想
阅读教学中有的对“课标”所倡导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育”实施不科学,有过分“挖掘”、“强牵”的现象,把作者的“意旨”、成人的“解读”、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学生。笔者听了四位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有三位教学最后一自然段“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根据“荷叶给 (谁) (怎么样)”,引导出“因为荷叶能够为别人服务”,所以“我”就“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剖析:
这些课中教者设计的思想教育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因为有为了思想教育而教育之嫌。阅读课中的思想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内容上要把握“文‘已’载道”。虽然人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作者的写作主旨一般是相对唯一的。作者写作时想“载”的“道”是什么,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这个“道”。教学中要科学把握,不能用教师自己的“解读”加“道”,更不能用时代的“气息”生“道”。我认为《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作者是为了表达“看到了荷叶在水中自由自在,而且还有许多朋友——小鱼、雨点在一起玩耍而感到欢乐”,并没有刻意去写荷叶可以为别人服务。如果是因为荷叶可以为别人服务,那么前面写的“我”想变的“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也都可以为别人服务呀?“雨滴”可以滋润万物,“小鱼”可以让人欣赏,“蝴蝶”可以传花授粉,“蝈蝈”可以为人歌唱,“星星”可以点缀天空,“新月”可以照亮黑夜。它们都在为别人服务,那“我”为什么一定要“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为别人服务”这个“道”不是作者写作的主旨,从文字中也没有流露出这个“道”,这是我们教师“意想”的“道”,没有必要把这种猜想“添加”给学生。
2.方法上要做到“潜移默化”。阅读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受到熏陶,引导他们自己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走进作者,和作者对话;走进教师,和教师对话。在“读”中感悟,在“品”中滋生,是“随‘读’潜入‘境’,润‘人’细无声”。决不能直接说教,也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进行“外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可以这样设计:(1)读一读,这段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2)想一想,“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3)说一说,作者在荷塘边还看到哪些情景,文中结尾用省略号省略了,请你仿照“ 来了,在荷叶(上、下、间) ”说。学生在读的训练中感受到荷叶秀丽的欢乐,在想的训练中体验到荷叶宁静的欢乐,在说的训练中享受到荷叶友谊的欢乐。他们不自不觉地对大自然产生了向往之情,热爱自然的教育就这样“浸”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
此文刊发在《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1—2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