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9-20
为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实现“让每一个人成为创新世界的主人”的教育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举“立德树人”旗帜,践行“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的学校办学使命,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技素养、心理健康和法治教育为重点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德育为先 以德立教”的工作思路,以“发展教师、发展家长、发展学生、发展学校”为目标,抓住领导干部、思政骨干、教职员工等“关键少数”,推进全员育人;紧盯学生课内到课外、教室到寝室、线上到线下等“学业过程”,推进全过程育人;瞄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育人领域”,推进全方位育人。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有机融合,做到思路上有创新、管理上有规范、举措上有突破、实效上有提高,“让每个人在身心、道德、智慧、情感等方面都能获得健康成长”。
三、教育理念
(一)立德育人
基于启外提出的“发展师生”的教学目的观,师生一起开展“立德”教育,通过实施“互教”和“自教”,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进“育人”这一目的的实现。
(二)共构资源
基于启外提出的“发展课程”的教学目的观,师生共同架构德育课程,通过“自构”和“共构”,促进德育课程“资源”的发展和“育人”这一目的的实现。
(三)同创文明
基于启外提出的“发展世界”的教学目的观,师生共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及存在问题,通过“自创”和“共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育人”这一目的的实现。
四、主要内容
(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制订人生发展规划,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等,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深入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感恩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利用学校实践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文化、忠孝文化教育,并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开展法治教育
发挥法治课堂主渠道作用,依托道德与法治课、法制宣传日等开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道路交通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并将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等相结合,提高中小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能力。
(五)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各学部通过“自我管理、自主教育”,坚定不移地狠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启迪出彩娃”“十好学生”“习惯之星”评比等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仪、自主学习、阅读与写作、吃饭就寝、健康与卫生、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等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进一步落实《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学生心理成长教育工作意见》,依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基于“以人为本、育心为先”的原则,遵循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心理成长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七)开展科技素养教育
积极做好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结合学部实际情况,从目标的设置、主题的确立、形式的安排等方面入手,统筹规划,寻找切实可行的科技德育之路。
(八)开展公民素养教育
深入开展合格公民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责任、法制、公德、人格等教育,增强学生民主意识,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塑造合格现代公民。
(九)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温馨和谐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定期举办各类校园节日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成长奠定深厚文化底蕴。
五、实施途径
(一)道德与法治课
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主要渠道,是学生形成政治、道德等方面认知体系的主要课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理论讲“透”,让课堂变“活”,真正把思政课上到学生心坎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其他学科教学
“立德树人是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包含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之中,包含在各门课程之中,包含在课内课外活动之中。”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就在教书中。各科教师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意志品格。
(三)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依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各学部德育工作相关规定等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协调好本班各科教师的教育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四)队、团与学生会活动
少先队、团组织、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队组织、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配合学校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五)劳动和社会实践
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和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据学生成长需要设计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
(六)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各学部和班级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且行之有效的科技、文娱、体育等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科竞赛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七)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学部要引导家长提升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努力推广优秀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立家校联系、良性互动、合作育人的良好育人机制。
六、推进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做好顶层设计
1.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指导方针,恪守“让每一个人成为创新世界的主人”的教育目标。各学部要结合实际,用目标引领、用制度规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各项活动的实施要落实落地,且形成阶段总结。
2.加强学校领导、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每月至少举行1次政治理论学习会。利用各种学习平台,通过自主学习、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等途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教职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学部校长是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发展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构建以德育干部、团队干部、班主任为骨干,教师积极协助,家长、社会代表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网络,建立学校、学部、班级三级分层管理机制,保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层层到位、步步落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档案的管理,做到整理规范、分类清晰、资料齐全。
(二)突出队伍建设,强化人力保障
1.建立师德高尚、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选拔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教师从事德育管理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
2.规划学校团队工作的总体布局,建立健全团、队及学生组织,重视学生团、队及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大力支持并指导学生会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小学和初中要做好“团队衔接”工作,积极探索小初高团队工作一体化的新路径。
3.配齐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积极推荐部分教师参加省市级咨询师培训,关注教师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落实《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学生心理成长教育工作意见》,深入持久开展师生谈心活动,实行“问题学生导师”制度,建立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好学生心理辅导课、活动课或团体心理辅导讲座,认真开展日常关心、立即关心等心理危机干预活动。聘请一名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进校园、进课堂等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确保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
(三)架构德育课程,形成教育体系
1.按需建构道法课程。按照“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师生依据“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其课程进行再建构,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其课程。
2.科学架构班队课程。结合班队活动开展要求,师生根据班队活动主题,选择班队活动内容,设计班队活动方案,架构班队活动实施路径,形成班队活动课程。
3.积极探究“学科+”课程。每门学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都要根据课程内容,积极探究“学科+”思想政治课程,全面开展学科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
4.精准架构心理课程。根据学校制订的《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学生心理成长教育工作意见》,各学部、全体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架构学生心理成长教育“七大课程”(具体见《意见》)。
5.主动架构内省课程。班级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自我教育:每天每个班级用10分钟时间召开一个微晨会或夕会,引导学生围绕“启外金句”“常规问题”“社会热点”等自主架构课程。
(四)聚焦课堂德育,提高育人成效
1.认真上好班会课。树立“班会课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结合市局布置及校情实际,对班会主题进行系统化建构,统筹安排。并通过班会预案、实地察看、咨询学生、过程图片等多种途径加大对班会课的检查,且纳入月度班主任考核中。
2.上足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确保道德与法治课不缺、不占、不挪,充分利用和整合德育资源,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改革,按照“师生参与课程建构的实施过程”这一教学定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架构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范式。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实践体验,确保学生对德育课堂教学的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3.各学科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德育优势,依据“学科+”课程实施理念,有机渗透德育内容,在教学中落实好“立德树人”要求,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校将举办教学观摩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渗透德育内容,凸显教育教学效果。
4.立足学校实际,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如“每日晨会”“床头阅读”“每日内省”“故事伴睡”“接送影视”“新生军训”等;开展德育科研活动,积极探究小、初、高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让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启迪味道”、形成“启迪风格”,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启外最鲜明的特色。
(五)加强阵地建设,构建文明校园
1.打造团结、向上、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彰显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成就,呈现学校以人为本的育人情怀,展示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凸显校园软硬环境的和谐之美。
2.建立并完善学校德育功能室。创建校史展览室、团队活动室,精心布置学校办公室、教室及各功能室。打造有特色的校园网站、广播站、宣传栏。全面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以及心理咨询室。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筹办校报、校刊。
3.努力搭建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平台,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网上德育活动,展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班级德育活动风采,如“启外金句”等。切实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远离社会网吧,远离色情和暴力。充分利用“青年大学习”德育资源平台,组织全体学生参加青少年行为规范和安全法纪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教材、读物的管理,确保其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及时报送和处置舆情信息,做好网上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重视对安保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确保校园平安。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无食品卫生、火灾、危险品等安全隐患,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强化学生公寓管理,严格执行学校公寓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学生出入校园管理。积极开展防震抗灾、防恶劣天气等安全避险、自护自救演练活动。
(六)重视家长参与,激发共育潜能
1.认真落实《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推进家校沟通工作的意见》,搭建起家校联系的桥梁,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
2.各学部按照“学生为本、沟通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学校开放日、学校(学部)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群、家长学校等途径,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提高家长的品德修养和教育子女的能力。
3.开展“优秀家长”“学习型家长”“子女教育楷模”等评选活动,放大优秀家长效应,教育家长以身作则,创设和谐、向上、文明的家庭环境,为学校育人投注正能量。
(七)规范活动载体,拓宽实施途径
1.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德育主题活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用特色活动育人,用精品内容育人。做好做足升旗仪式大文章,深入开展重要纪念日、节庆活动,突出活动的自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使校园文化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育人氛围。各学部积极引导学生踊跃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切实抓好新生军训工作,打造学校特色的军训文化。
3.积极推进社区融合、教科合作、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努力建好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逐步完善社会实践资源布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道德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八)加大培训力度,健全评价机制
1.建立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培训和学习制度,完善专职德育队伍和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培训机制。坚持学习例会制度,积极开展德育骨干课题研究、专题教育、德育实践等活动。
2.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德育专干、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考核表彰激励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教师的评奖、晋升、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中。开展以“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校长教师访家长”为具体内容的“三评一访”活动,每学期开展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表彰奖励活动。激励广大教师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定期开展少先队干部、班级班干、团干的培训工作,初、高学部应积极办好业余“团校”。积极开展评优表彰奖励活动,定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先进班集体等。
七、工作保障
(一)组织落实
各学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始终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学部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以校长负责制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校党总支书记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科室要一起抓,真正建立起统筹协调、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二)制度落实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例会,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德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德育工作条件;培植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发展;设立德育专项经费,加大德育经费投入;加强德育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
(三)检查落实
完善德育工作考评体系,定期开展德育工作督查。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之中。充分发挥评估督查的导向作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八、组织机构
组 长: 李建成(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副组长: 周校长(初中部校长)
杨校长(小学部校长)
张秀佳(高中部主任)
成 员: 任 亮 (小学部学生发展部主任)
黄中兴 (初中部学生发展部主任)
王添慧 (高中部学生发展部干事)
二零二二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