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看教育发展态势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3-14
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看教育发展态势
——对李克强总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战略的诠释
2021年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从教育产业的角度,选取了10个关键点,对报告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战略”进行了解读。
一、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论述的第一段话。再次强调教育公平,突出教育质量。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狠抓教育质量、树立人才全面培养理念,实现教育公平公正;二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振兴乡村教育,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三是强调乡村教师待遇,要立法,要建立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师待遇问题。
二、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双一流”建设要有战略思维,不能单纯地站在具体大学的角度来考虑,不能仅盯着大学排名或学科评估排名,应当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来评价和选择。启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淡化部属和地方学校界限,将所有高校统筹纳入“双一流”序列,支持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在同一竞争环境下发展。的确,“双一流”建设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国家放下实施了很久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另起炉灶搭建“双一流”建设平台,是为了吸取前两项工程的经验教训,满足国家发展需要。一旦入选前两项工程,就是终身的,不论建设效果优劣,在连续多期的建设中都能分到一大笔专项建设资金。这就造成了入选的学校缺乏真正的建设动力,未能入选的又因为“终身制”而丧失了竞争的机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不仅如此,“985”“211”的标签作用被放大后,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面向未来,学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突出建设重点,科学描绘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蓝图。一流学科建设就是突出体现学校高水平的学科群、高层次的人才队伍、高起点的科研创新基地、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合作等 “五位一体”的建设。同时,学校要进一步转变学科建设理念,加强改革引领和重心下移,通过优先发展、重点支持,探索在部分学科(群)开展资源分配、绩效奖励等改革。把优势特色学科真正打造成顶尖高峰学科,为学校创办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三、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普惠性学前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现出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今后,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普惠性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不断增加,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另外,高中教育发展多样化在国际上早已蔚然成风。开民智在小学,养伟器在大学。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才干初步显露,这也是国家需要的基础性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起步时期。所以,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是人才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需要。
四、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民办教育。要促进我国民办教育规范化和特色化发展,就是要加强民办教育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坚持民办教育的公益性、灵活性、差异性和分类管理。切实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更好地释放民办学校的发展活力。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下决心提高民办教师工资、待遇,形成稳定的教师队伍。各级政府在民办学校规划、用地、建设、税费、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让民办教育不再有后顾之忧。
五、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规定的责任。今年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20周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极大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背景下,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另外,报造还强调了学校家庭协同育人理念,这是促进教育生态进一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形成育人合力,健全育人机制,才能为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科学的导向、更为多样的资源、更加灵活的方式。
六、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教育公平,关键句是高校招生要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教育要出彩,要让每个孩子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教育体系是面向全体国民、以提高全体国民整体素质、体现公平的一种教育制度。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既缺乏基础教育,特别是良好的基础教育内容,更缺乏高层次的教育资源。每年多招收几百个几千个西部高校学生,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他们真的有可能是西部开发中燎原的星星之火,是未发展西部的中坚力量。高校招生向西部倾斜,帮助西部脱离困境,也是国家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推动降低就业门槛,动态优化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
受新冠疫情等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要进一步促进灵活就业,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对学校而言,这是一个人才出口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而言,这是一个简政放权问题。事实上,人社部、教育部等五部门此前已经印发通知,明确提出通过本地人才挖潜、余缺调剂、组织见习、协调实习生等方式,满足企事业单位阶段性用工需求,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八、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行动。可以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还面临不少瓶颈和制约因素,比如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着“两张皮”问题,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合作出现“学校热、企业冷”或“学校冷、企业热”两种现象,双方合作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普遍存在。政策层面,缺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政策供给,激励保障服务还不到位。
九、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高职扩招是关键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曾明确提到高职扩招100万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高职扩招,可见政府推动高职人才发展的力度之大。当前,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保障。全国各地职业院校要确保科学分配扩招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引导各地加强区域协作,加大东部地区院校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投放力度。同时,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十、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政策,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就业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六稳”“六保”当中,“稳”和“保”第一重的就是“就业”,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盘活市场经济,促进社会良性向好发展。2020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达到874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业压力空前强大。我国政府充分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培训。通过完善高职院校考试办法,鼓励更多的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就业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