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校长在线 >校长论著

新常态教育校本建构策略的探究(《江苏教育》2015.8教育管理 )

作者:李建成 发布时间:2015-10-06

 

新常态教育校本建构策略的探究

李建成

[摘  要]学校建构“新常态教育”不是简单地对当下教育继承或摈弃,也不是对一些学校成功经验进行随意地选择和拼凑,而应是一种综合改革,是在对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反思基础上的校本重构:对教育定义重新界定;对教育目标重新厘定;对学校课程重新架构;对课堂教学重新定位。

[关键词]新常态教育;校本建构;策略

[作者简介]李建成,洪泽县教育局副局长、县第二中学(江苏洪泽,223100)校长、县实验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成长教育

多年来,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变革。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虽然经历长期探究,还没有完全走向遵循教育规律办事,也没有真正将“人”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归属,应该说教育实施过程中异化现象还很严重。笔者认为,教育应该回归本真的追求: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成长;教育也应该超越本真的追求,根据不同时代人的要求,创新原有的实施路径,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基于这样的价值追求和思想认识,教育便应走向“新常态”——建构“新常态教育”。新时期,学校建构“新常态教育”不是简单地对当下教育继承或摈弃,也不是对一些学校成功经验进行随意地选择和拼凑,而应是一种综合改革,是在对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反思基础上的校本重构。

一、对教育定义的重新界定

(一)传统教育定义的反思

多少年来,很多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学者都对教育进行过界定,应该说,每一种定义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因为受社会时代和个人生活阅历限制,既有其“闪光点”,也有一些“缺陷”。一些学者对教育定义在此不作评述,下面以大家基本公认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的教育定义为例,剖析其价值与不足。《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教育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其二,教导,启发。应该说,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虽然有“人”,但是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为人从事社会生活做准备,没有关注人的身心发展。这个教育定义中缺乏对“人”发展的要求。教导,启发”,只是用词语解释词语——用“教导”和“启发”定义“教育”,属于循环定义,没有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进行界定。这个教育定义中缺乏对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作出明确界定。《新华词典》中对教育一词的描述也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其二,使明白道理。应该说,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虽然关注人的身心发展,但是对身心发展影响方式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 这个教育定义缺乏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方式的界定,到底是对身心发展的正面影响,还是摧残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使明白道理, “定义”中的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还是指“知识”,并未指向“人”;另外,通过“怎样的方式”“明白道理”也没有“说明”,这个方式可能是“道德的方式”,也可能是“不道德的方式”。从教育本质出发,教育更强调运用“道德的方式”影响人。这个教育定义缺乏对教育本质的揭示和对人明白道理的方式界定,并不是新常态教育所追求的教育定义。

(二)新常态下学校教育定义界定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有了变化,教育的功能、意义和内涵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便需要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义,尤其要对未来学校教育应是“什么样的教育”进行深入探究,让其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会和人发展的根本要求。基于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重新界定教育定义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策略

1.对教育本质的探究。多年来,由于受社会生活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教育本质认识更多还局限于传承文化知识和“学而优则仕”,新常态下的教育应让教育回归本质——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界定教育时应从人的生命成长这一教育本质出发进行构思。

2.对校本哲学的“完善”。近年来,很多学者为了更好研究教育,一些学校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改革,提出校本教育哲学——“××教育”,比如成功教育、和谐教育、人格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智慧教育、情智教育,等等。“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在‘制造概念’?是不是对教育的窄化以至造成教育的异化?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确实也有‘××教育’造成了对教育理解的片面,把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教育收缩在某一方面,使之狭隘化。”“‘××教育’往往是从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对教育进行独到的观察与发现,以此为切入点,进而予以突破,推动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这是研究教育的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对核心理念的聚焦。”定义教育不能简单运用这样的策略,更多应从教育本身意义出发,对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等进行研究,尤其要对已提出的“教育哲学”进行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重构,不能让其内涵扩大或缩小,而应使原有的校本哲学得到完善。

3.对社会发展的探究。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始终无法摆脱社会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她既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符号,也改变社会文化的发展。界定教育必须研究当下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定义教育。

4.对教育发展的展望。人们在界定教育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不仅要站在今天的角度把握教育,更应从教育自身发展要求出发认识教育,应考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变化教育将如何更好的策应,也就是说未来教育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变化,其功能、意义和内涵会有怎样的变化。一句话,就是要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界定教育的定义。

二、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厘定

(一)学校教育目标的反思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在教育方针中就明确了教育目标。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国家也多次对教育目标进行修订,但是从客观现实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目标一直偏离国家的教育方针。直到今天,绝大多数学校教育目标还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能够“应试”的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可以说,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以“传授知识”作为目的,为每个受教育者能够掌握更多知识、更好适应应试需要服务,“目中无人”。假使有人说这些学校教育目标中有“人”,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只是“部分人”,是为部分人考大学服务,让“全体人”陪着少部分“精英”;这个“人”也只是“工具人”,让每个人成为“应试的工具”、“社会劳动的工具”,不是“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新常态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

(二)新常态下学校教育目标厘定的策略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教育不应再是人谋生的“工具”,而应回到人性的角度理解,“人”应是新常态教育的逻辑起点,发展人应是新常态下学校教育的立足点。改变传统教育目标中无人的现象,且从无人到有人,从部分人到全体人,从工具人到目的人,必须在教育目标中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基于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重新厘定教育目标应关注以下几个策略

1.全面依据教育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先,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教育方针。可以看出,国家在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这一根本任务,并将教育目标直接指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确定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指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且对人的培养方式也作了具体规定——“立德”“树人”。应该说,国家教育方针是确定校本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2.全面依据国家政策。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确立,国家相应出台若干教育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国家教育的整体目标,这一教育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国家教育目标是建构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3.全面依据学校实际。众所周知,不同层次的学校性质和办学追求不同,学校教育目标也有差异;相同层次的学校由于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学校教育目标也应有差异。为了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未来学校在自己的办学目标确定上须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认为,学校在确定自己的教育目标时,需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点、教师发展特长和学生实际情况整体设计,尤其在培养目标中要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根本上说,只有结合校本实际的教育目标才是科学的。

三、对学校课程的重新架构

(一)学校课程建构的反思

多年来,我国学校课程一直由国家统一确定,教材也几乎是全国一套教材。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虽然要求学校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三类课程,但是学校课程建构方式没有变化:国家课程的科目由教育部确定,教材由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编写,教学由各学校教师实施;地方课程的科目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教材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编写,教学由各学校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科目由学校确定,教材由学校聘请专家编写,教学由本校教师实施。应该说三类课程几乎都是由专家建构课程、教师实施课程、学生享受课程,课程建构和教学完全分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科目的确定随意性太大,往往只是凭领导意愿进行“加减”,并没有根据学习者的成长需要进行整体架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新常态教育所追求的课程架构境界。

(二)新常态下学校课程整体架构的策略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确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当下的学校课程更多只是关注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还没有做到因人而异,无法满足每个人生命发展的要求。新常态教育应超越传统教育的藩篱,需要从每个人的需求出发设计个性化课程,让每个人在学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需要的课程。基于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重新架构学校课程应关注以下几个策略

1.围绕校本教育目标整体设计课程。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课程,不同的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同的。新常态教育“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便应强化学校课程的建构。新常态教育下的学校课程不能过多依赖国家课程,更多应围绕校本教育目标进行整体架构:从教育目标出发,寻找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根据路径和方式确定教育内容——课程;再根据学校课程总体需求,划分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按照学生成长需要系统设计课程。人的生命成长对其精神营养的需求,既需要共性的必备营养,也需要个性化的稀缺营养。新常态教育“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便应充分为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提供适合营养。就学校课程建构来说,应依据学校每个学生成长需要选择、开发、实施课程。一方面,根据学生生命发展需要进行整体架构,在开齐国家课程基础上,建构与学生成长需要相匹配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能随意拼盘;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生命发展需要进行系统安排,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统筹安排,相互弥补,共享融通,不能重复,也不能让三者“孤立”。

3.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课程。学生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建构自己的课程,最有价值的课程建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建构。新常态教育为了每个人的发展,其课程建构既要引导学生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建构;又要引导学生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家庭的个性化课程的决策、规划、开发和实施,让他们在这些课程的整体建构中形成学习能力,为一生幸福成长“奠基”。

四、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

(一)现代课堂教学的反思

自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依据教材“传道、授业、解惑”,虽然人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程改革也实施多年,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仍然沿袭“两个中心”:一是以教材为中心,师生围绕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二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教学方案——要么是教师将教材加工后直接对学生进行讲解,要么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习教材。应该说,现代课堂教学都是“师教”或“教材教”,从本质上说属于“他教”,并没有实现“自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新常态教育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二)新常态下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定位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已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说,个性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应成为课堂教学追求的核心价值。新常态教育追求的正是通过个性化教学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重新架构学校课堂应关注以下几个策略

1.将教学和课程建构融于一体。多年来,我国的课堂教学虽然进行了很多变革,但是一直只是“课程实施”。这一轮课程改革从理念上看,追求教师和课程的相互适应”“教师和学生联合创生课程,但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落实。新常态教育应认真践行这一思想,将教学和课程建构融于一体。首先,在课程建构过程中实施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生本化实施:一方面让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生活经验对他人编写的内容重构;另一方面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别人生成的经验再构。学生在参与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参与教学,实现自主学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建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加工,通过一定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将自己对课程的重构展示给其他同学。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相互汲取,再构课程,实现教学和课程建构融于一体。

2.让“自问自探”成为一种教学方式。新常态教育的主要抓手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成为主体,首先是将“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人的学习和对新事物的探究通常都需要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正是自主学习或自主探究的过程。据此,从学习角度来说,个性化教学应尽可能的通过让学生进行“自问自探”——自我“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来实现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再从教的要求看,课堂教学追求“以学定教”,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这便应遵循“自问自探”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建构“自问自探”课堂教学模式。

3.把“自学”和“共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新常态教育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仅体现在“学”方面,而且体现在“教”方面。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进行“自学”,通过“自学”自主解决能学会的;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互教”——将能“能会学的”和“能学会的”通过“交流”,实现“共构”;“学不会的”和“不会学的”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引导“再探”,促进“共构”。也就是说,我们也应将“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参与“教”的过程中共构课程,提升能力。

4.用“课内”和“课外”相互链接。新常态教育追求的教学不只是在课堂,而是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认知方式将课前预习、课中共构、课后实践三方面进行整合:“课前预习”既可以让他们自主学习,也可以让他们通过“网络空间人人通”进行共构——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课中共构”是对课前形成的个体课程资源的共享,通过展示学习,促进相互教学,实现课前拓展;“课后实践”主要是通过课后练习或动手实践等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性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互教。这样的教学促进“课内”和“课外”一体化。

总之,新常态教育校本建构的策略还有许多需要探究,但是最根本的必须对现行的教育定义、教育目标、学校课程和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并能根据人的发展、教育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角度对其进行全面架构。

[参考文献]

      ②成尚荣.李建成的兴奋点与他的“成长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2

                         此文刊发在《江苏教育》2015.8(教育管理)

版权信息: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18069388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