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探”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的探究------2007年第2期《江苏教育研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17
“自问自探”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的探究
李建成
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形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个体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本人就“问题解决过程”和“‘自问自探’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一、“问题解决”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发现问题。问题解决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只有在被发现的时候,才能引起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我们生活的世界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当某些矛盾反映到意识中时,个体才发现它是个问题,并要求设法解决它。二、分析问题。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任何问题都包括要求和条件两个方面,要求是指问题解决要达到的目标,条件是指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能利用的因素和必须接受的限制。分析问题就是要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弄清有哪些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三、提出假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假设,即可采用的解决方案。最佳方案的产生不在于假设的数量,而在于假设的合理性——假设的质量。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恰当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歧途。四、检验假设。假设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还不能保证问题能获得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以对假设进行检验。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二、“自问自探”教学中“问题解决”的理念。
“自问自探”教学在“问题解决”上追求的是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通过解决问题,努力建构知识。
1.独立思考问题,实现新知识的建构。“自问自探”教学中,“自探”不只是自主解决问题,更关注的自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过程中,学习者个体运用自己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洞察问题中的隐含的基本关系,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和推理,生成假设,通过联系生活或文本,证实结论是否可信,验证假设。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某类问题图式,形成相应的问题解决技能。当面对较难问题时,学习者没有可以覆盖整个问题的图式,但有一些能反映问题的部分图式,这时,他可以通过图式的组合来形成解决当前问题的图式。另外,学习者还可以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建构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形成对某种概念、规律和关系的理解。
2.合作解决问题,实现新知识的建构。“自问自探”教学中,“自探”不只是强调个体独立解决问题,同样倡导合作解决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者无法独自解决问题时,可以让“学习共同体”结合阅读、实践、讨论等学习形式,将以不同途径建构起来的知识整合起来。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先要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还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形成共同学习要点。此后,学习者要针对这些要点分头探索,可能是查阅有关课本和工具书,可能是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文本等。最后,学习者再次交流不同途径得来的信息,综合运用到当前的问题解决活动中。问题解决活动使学习者自己评价自己的知识,确定自己的欠缺之处,而后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使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合作基础上的自主探究。
3.精心探究问题,实现新问题的建构。“自问自探”教学中,“自探”不只是为了完成先前生成的学习目标,更关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同时,他们还会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困惑,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目标。这些新的问题成了再学习的动力,又要促进再探索。这正是“自问自探”教学中追求的“学无止境”。
三、“自问自探”教学中“问题解决”的实践
信息加工论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设法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自问自探”教学中学习者将通过以下策略自我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1.学用已知同化未知。
“自问自探”教学中“自探”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活动需要个体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将当前的问题情境同化到已有的“经验结构”中。而原有知识的运用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套用,个体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对原有的知识做一定的调整改变,使原有的知识经验顺应于当前的问题情境,因此,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是一个建构过程。问题解决活动中的同化和顺应正是对知识经验的建构。由于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不同,问题解决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方式也会不同,“自问自探”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活动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导致知识经验的发展。
①在“巩固已知”中“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作为对原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可以巩固相应的知识,提高相应技能的熟练化程度。学习者常用问题图式来实践问题解决活动。一个问题图式包含两部分信息:其一是关于它所对应的某类问题的特征描述;其二是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当面临较常规问题时,学习者会用相应的问题图式试着解决,这时,问题解决过程就是选择和启用已有问题图式的过程,也就是巩固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自问自探”教学中“问题解决”常通过反复朗读、说话等训练形式,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学习技能,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省编第九册教材中的《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学生初读生疑,可能会生成问题:为什么说“小镇的早晨是美的”?形成教学目标:理解小镇早晨的美,感受小镇早晨的美。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小镇的认识”,自然就能达成目标;并且能够掌握“分——总”的写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怎么写小镇早晨的美。在“自探”的过程中,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可能“生疑”:课文怎么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我们如何感受“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关于这个教学目标的“学习释疑”,学生就会选用刚才解决问题的图式自行解决。学习者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巩固已有知识和学习技能,解决问题,探索出新的问题解决策略。
②在“整合知识”中“解决问题”。当问题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有一定差距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同时激活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综合起来推理,以形成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自问自探”教学中“问题解决”首先是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究,让他通过对已有知识或问题图式进行整合,形成学习技能,解决有关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知识经验之间建立更为丰富的联系,形成更具整合性、更为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省编的第八册教材中的《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学生通过“自学生疑”,可能会生成这样的问题:阿联酋人怎样对待花草树木?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学习者在“问题解决”时,激发他调用已有阅读知识经验,联系课文中具体的语段描述,综合自然、地质、植物、地理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阿联酋地处沙漠之中,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寸草不生。从人类生存角度看,要想健康生活必须种植花草树木,必须要爱护花草树木;从经济角度看,要生长花草树木,要到外国买土、买水、买苗,这种代价是可想而知的,必须要爱护花草树木;从自身发展角度看,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治理沙漠,治理沙漠的最佳办法是种植花草树木……他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而且打通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沟通,促进了知识的整合。
③在“建构新知”中“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活动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新图式,形成新概念,发现新原理。当学习者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只有一些相关的、基本的背景经验而没有可以直接同化当前情境的图式时,就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当前问题的基本结构,洞察问题中所隐含的基本关系,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和推理,生成假设并进行检验。“自问自探”教学中“问题解决”常需要通过联系生活和学习资源建构新的图式,在建构新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学习技能,解决有关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活动,学习者可能会对问题中所蕴含的关系和规律形成新的理解,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新图式。
例如,教学省编第九册教材中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其中有这样的教学目标:一、联系生活实际或具体事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二、明确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怎样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者首先要对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回顾,凭直觉找出有关事例,然后进行分析。如果从生活经验中没有搜索到这样的事例,学习者还需要到有关的书籍或网络中查寻。通过这个学习活动以后,学习者再想一想,今后在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干什么事都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都要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当不能解决时,又通过其他途径或方式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建立新的解决问题的图式,实现教学目标。
2.学会搜索选择信息。
信息论认为,问题解决过程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中间会有一系列中间状态。从一种问题状态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被称作“算子”,其中问题状态和算子构成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在问题空间搜索一系列算子,通过利用算子,使问题状态从初始状态逐渐转变到目标状态的过程。“自问自探”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更加注重让他们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我们学习者在“问题解决”活动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利用“算子”。
①在“多”中选“一”。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假设出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策略,然后对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策略逐一选择尝试,从中找出问题答案。例如教学省编第九册教材《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要让学生理解“持之以恒”的意思。可以预设出几种解决方式:一是查字典或工具书;二是请教别人;三是联系上下文自解;四是联系生活理解;五是回顾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每个学生可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的人可能尝试了几种方法,这样会促进他们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尤其是联系课文理解“持之以恒”,更是“五彩缤纷”:A.在对“滴水穿石”景象来历的描述中,它的意思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水滴总是滴在一个地方”。B.在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中,它的意思是“二十几年不懈努力,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C.在齐白石作画的故事中,它的意思是“数十年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到了晚年,他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这样对词语的理解可以说既透彻,又灵活;既准确,又生动。
②用“梯”接成“路”。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目标的指引,不断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在解决问题中,逐步走近目标。例如,教学人教社编的《亲人》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亲如一家”这个道德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审题时,让学生明白“亲人”是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初读时,让学生明白课文中“亲人”是指“我”、妈妈和苗族老奶奶;赏读时,让学生明白汉族和苗族和睦相处;总结时,让学生明白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如一家。通过这样的教学一步一步的走近目标状态。
③将“大”化为“小”。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把大的目标状态分成一个个小的子目标,然后进行手段搜索,逐渐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差异。例如,教学省编的第九册教材中的《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其中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并且理解、感受“给予是快乐的”真正含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落实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把这个大的目标分解成下列几个小目标:1.保罗两次想错了,错在哪里,为什么会想错了?2.保罗那天“给予”了什么?3.回忆自己给别人帮助后有什么感受?如果这三个子教学目标落实了,那么这个大教学目标也就解决了。
此文被刊发在2007年第2期《江苏教育研究》